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血液内科 > 白血病
编号:13505671
多普勒超声在儿童白血病PICC置管尖端定位中的应用价值
http://www.100md.com 2020年2月15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4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摘 要】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在儿童白血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尖端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90例儿童白血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超声引导下的PICC穿刺和置管操作,记录研究对象导管尖端定位情况以及PICC置管期间内的出血量、导管留置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对象PICC导管尖端位置最佳共计177例(占比93.16%),导管尖端位置过深和过浅分别为9例和4例(占比分别为4.74%和2.10%),总位置不当率为6.84%,经矫正后均调整至最佳位置,矫正成功率为100.00%;研究对象在PICC置管期间内平均渗血量为(1.44±0.42)mL,导管平均留置时间为(20.83±6.72)d,留置期间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导管堵塞以及导管异位等并发症共计1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79%。结论:多普勒超声可提高儿童白血病PICC置管尖端定位的准确性,有效减少置管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导管留置时间,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白血病;儿童;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多普勒超声;定位

    白血病是严重威胁儿童生命健康的恶性增殖性疾病,目前临床治疗以多药联合的化疗方案为主,患儿需长期静脉输液[1-2],因此多采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技术,该操作具有安全、便捷等优势。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的PICC操作在临床应用较为普遍,可有效提高穿刺的成功率,但置管后仍需反复进行放射线胸片定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32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