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妇产科 > 女性生殖器官炎症 > 子宫颈炎(宫颈炎)
编号:13616481
宫腔镜下宫颈电切术治疗36例慢性宫颈炎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7年4月1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7
     [摘要]目的:观察宫腔镜下宫颈电切术治疗慢性宫颈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予以宫腔镜下宫颈电切术治疗的36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为A组,以同期激光治疗的另外36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为B组,对比治疗效果及复发率。结果:A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 4.4%)高于B组(77.8%),且随访A组复发率(8.3%)低于B组(19.4%),各项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针对慢性宫颈炎患者治疗上,与传统激光治疗相比在宫腔镜下实施宫颈电切术治疗效果更加显著,且患者治疗后复发率偏低,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关键词]慢性宫颈炎;宫腔镜;宫颈电切术;激光

    慢性宫颈炎主要致病原为单纯疱疹病毒、沙眼衣原体、生殖支原体以及淋病奈瑟菌等,这些病菌隐匿在宫颈黏膜中,如果宫颈自身防御能力遭到损坏,患者宫颈管黏膜炎未得以及时治疗,则可能造成患者发生生殖道炎症,若同时合并有人乳头瘤病毒还有可能引发患者出现宫颈癌。大部分慢性宫颈炎患者通过保守药物治疗及物理治疗后均能取得显著效果,但对于一些久治不愈或愈合缺陷患者常常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的选择非常重要。本文以激光治疗为对比,观察宫腔镜下宫颈电切术治疗慢性宫颈炎效果,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予以官腔镜下宫颈电切术治疗的36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为A组,以同期采取激光治疗的另外36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为B组。A组年龄24~58岁,平均年龄(36.3±3.2)岁,病程时间3~38月,平均(11.5±2.6)月;B组年龄23~57岁,平均年龄(35.6±3.1)岁,病程时间4~37月,平均(11.8±2.3)月。所有患者均无其他严重妇科疾病,无性病、淋病,无心血管系统、内脏系统及精神系统疾病,排除妊娠期或哺乳期情况。

    1.2方法

    A组手术方式为官腔镜下宫颈电切术:官腔镜选择为Olympus 9mm直径,高频电源发生器为OlympusUES-20型,电极功率选择范围为100~110W,电凝电极功率选择范围为40~50W。手术时机应选在患者月经干净5~7天后,手术头天晚上进行灌肠,术前对阴道进行冲洗;体位取膀胱截石位,消毒后进行麻醉;麻醉成功后将宫腔镜放置入宫颈管内,注意观察患者宫颈管情况;明确患者宫颈病变部位,并根据糜烂范围及糜烂程度确定手术切除深度及面积,手术切除应确保大于病变范围2~3mm;切除后用电凝进行止血,确保创面凭证;切除组织送病检;术后除常规治疗外,嘱患者禁止盆浴两个月,禁止同房两个月。

    B组采用激光手术治疗:膀胱截石位,消毒后用扩阴器将患者宫颈充分暴露出来,激光电输出功率为PD2500w/cm,焦距为20~30cm,确定患者宫颈糜烂面情况后,依照从上至下、从内向外的方向进行照射,时间为1~2分钟,照射范围应在原糜烂面基础上扩大2mm。术后治疗及注意事项内容同A组。

    1.3观察指标

    治疗效果分级标准:1)显效:患者症状及宫颈糜烂完全消失,宫颈大小正常且表面光滑,可用碘着色;2)有效:临床症状基本好转,宫颈糜烂改善程度大于工度,宫颈大小未恢复正常,肥大情况明显好转;3)无效:与治疗前相比无改善,甚至有加重情况。治疗总有效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记录两组患者一年后随访复发情况,对比两组复发率。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采用百分率(%)表示,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A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4%)高于B组(77.8%),有统计学差异,见表1。

    2.2两组随访复发情况观察

    所有患者治疗后一年进行随访,A组复发患者3例,B组复发患者7例,A组复发率(8.3%)低于B组(19.4%),对比差异明显(P<0.05)。

    3讨论

    慢性宫颈炎是女性常见病,是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类型,在临床上较为多见。相关临床调查结果显示,已婚女性中约有50%以上都患有慢性宫颈炎。慢性宫颈炎典型症状便是宫颈糜烂,对大多数慢性宫颈炎伴宫颈糜烂患者来说,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及物理微波治疗可以取得显著治疗效果,而对于部分顽固性慢性宫颈炎患者来说,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必须要采用手术治疗。

    以往在手术治疗上多采用激光、微波、红外线等方式,其治疗原理是借助物理或化学方式促使患者宫颈糜烂面细胞坏死,形成结痂后脱落,同时刺激新生上皮细胞生长,起到治疗作用。传统激光手术治疗方法具有一定局限性,若慢性宮颈炎患者糜烂面积较大,或糜烂程度较严重,采用激光治疗则难以到达糜烂部位,治疗效果不显著。现阶段,随着官腔镜微创技术的发展,借助官腔镜下行宫颈电切术已经成了治疗顽固性或严重慢性宫颈炎的重要治疗方法。官腔镜下宫颈电切术具有创面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采用这种方式治疗能够准确判断患者病变部位及病变程度,确保切除范围,并且在切除后还可以对创面进行修复,在恢复患者宫颈口外形上效果显著。此外,由于宫颈部位有很多血管,尤其是重度患者存在毛细血管扩张情况,在治疗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出血现象,采取官腔镜下宫颈切除术治疗则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宫颈创面活跃性出血问题,且切除治疗后患者宫颈糜烂情况恢复较好,不仅手术治疗效果显著,且患者治疗后复发概率较低。

    本文中A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后复发率等数据均优于B组,可见在针对慢性宫颈炎患者治疗上,与传统激光治疗相比在官腔镜下实施宫颈电切术治疗效果更加显著,且患者治疗后复发率偏低,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http://www.100md.com(任燕)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妇产科 > 女性生殖器官炎症 > 子宫颈炎(宫颈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