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 20171
编号:13622031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相关性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月1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1
     【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提升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及自我监测后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内科糖尿病住院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不予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采用疾病的认知、饮食疗法、运动、用药、心理、自我监测等综合措施予以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对血糖的影响。结果:经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值及餐后血糖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的方式决定血糖控制的效果和患者自我调理的方法,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血糖明显得到控制且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关键词】糖尿病;血糖;控制;综合护理

    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导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在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中,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糖尿病健康教育已经被国际糖尿病联盟列为糖尿病的5项基本治疗措施之一,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的血糖控制和治疗过程中,护理干预具有非常的重要作用。因此,有效的护理干预是护理工作的重点。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初次住院的糖尿病患者50例。纳入标准:病程为半年以上、无其它身体疾病、年龄41~77岁的糖尿病患者。分为实验组25例,其中女12例,男13例,年龄为41~71岁,平均年龄(57.2±6.7)岁。对照组25例,其中女13例,男12例,年龄为41~77岁,平均年龄(57.2±5.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在“以人的健康为护理目的”的今天,我们护理服务的对象不再单纯是患者,而包括个人、家庭、社区和社会四个层面,护理服务对象的多元化使糖尿病的护理对象不仅仅局限于糖尿病患者,还包括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让更多的人了解糖尿病,从而达到控制疾病和预防并发症的目的。另外糖尿病又有性别、年龄、病情轻重、类型等方面的区别,并且护理对象又存在着知识水平的差距,因此我们在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要因人制宜。根据患者不同的文化背景,我们可以从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用药指导、心理指导及自我监测这几方面对护理对象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1.2.1健康教育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糖尿病的护理模式逐渐多样化,传统的医护人员出院宣教模式转变为形式多样的电话、网络咨询、专家讲座、家庭随访及书面教育等。根据护理对象的文化背景、知识水平、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对待方式等采用符合个体化的护理模式。在各种护理模式中,传统的护理方式过于单调乏味,且不能引起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因而影响了护理的效果。目前,国内外推广的“看图说话”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方式,已经受到很多学者和糖尿病患者的认同,也被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掌握与运用。纪芳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渴望获得饮食、治疗、用药、疾病控制、定期复查的时间和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与指导。而“看图说话”从“与糖尿病同行”“什么是糖尿病”“健康饮食和运动”“与胰岛素同行”4个主题来进行宣教,且看图说话具有“强化互动,加深记忆;激发兴趣,促进理解”的特点。可见,这种方式有必要推广与普及,让更多的人知道如何预防与应对糖尿病。

    1.2.2饮食干预 糖尿病的饮食疗法就是合理控制饮食,保持血糖在理想范围内,其基本要求必须遵循定时、定量、定餐的原则。在饮食治疗中,生活有规律,治疗的首要原则是控制总热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每日所需总热量,其中50%~55%应来自于碳水化合物,15%~20%由蛋白质提供,其余25%~30%由脂肪。食盐<6g每天,禁烟酒。进食要少量多餐,避免血糖波动太大;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应特别注意。总的来说,糖尿病的饮食治疗应控制总热量、多食粗粮杂粮、多食纤维、少脂肪、加大蛋白质摄入及调补维生素与无机盐的治疗。

    1.2.3运动干预 坚持适宜运动,可预防、治疗多种疾病,已是不争的共识。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糖尿病的三种主要方法。运动疗法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石”之一,也是治療糖尿病的重要组成部分。糖尿病患者运动应量力而行,进行有氧运动,避免空腹运动。可在运动时随身带些水果糖、饼干以防低血糖。运动时出现不适立即停止。

    1.2.4用药干预 注意用药方式、时间,根据血糖情况确定用量,注意药物储存条件及有效期。服药控制血糖期间,应定期监测血糖,遵医嘱根据病情合理用药,不可自行加减药物的剂量,以免加重病情。

    1.2.5自我监测 监测内容:血糖监测、尿糖和尿酮监测,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测量设备,加强糖尿病的自我监测,提高生活质量。

    1.2.6心理干预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因它病程长、病情复杂、不可治愈的特点,患者易产生焦虑、烦躁等情绪,不利于疾病治疗。因此,需教育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与医护人员配合并取得家属的支持,提高患者的保健意识。控制情绪、锻炼意志,正确面对或解除社会心理的刺激因素,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以消除心理因素对血糖的影响,使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从而达到治疗糖尿病和预防并发症的目的。

    1.3自身对照法

    根据空腹及餐后的血糖值进行自身对照,患者自身对照表分为空腹自身血糖值对照,餐后自身血糖值进行对照。护士按所测血糖值填表,于患者刚进入医院住院时及在医院住院结束时对他们进行护理干预,了解住院患者通过护理干预后血糖的变化。

    1.4观察指标

    分别在患者空腹状态和餐后2h测定血糖值,单位为mmol/L。

    1.5统计分析法

    使用SPSS 19.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值及餐后血糖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表2。

    3小结

    糖尿病是一种病情复杂的慢性疾病,有效的健康教育可让糖尿病患者知晓饮食、运动、药物及血糖监测在治疗中的重要性,其中的心理治疗让患者摆脱糖尿病的治疗给患者带来的消极情绪,使患者积极地面对疾病,了解坚持治疗的重要性,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死亡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总的来说,糖尿病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健康教育在治疗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贯穿整个“抗糖尿病”的始末。, 百拇医药(王宁 邓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