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 20158
编号:13644932
品管圈活动在门诊静脉输液健康教育中的作用(1)
http://www.100md.com 2015年4月15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8
     【摘 要】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提高门诊静脉输液健康教育知晓程度、制度执行率及患者满意度中的作用与效果,为深化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供依据及指导。方法:于2013年11月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针对门诊患者静脉输液健康教育的知晓程度不高,易发生投诉,通过加强护士培训,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强化管理督导等方法,进行调查,分析主要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建立健康教育咨询处。12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QCC活动后门诊患者对静脉输液健康教育的知晓率由原来的71.84%提高至90.85%,患者对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由原来的74.11%提高至95.10%。结论:开展QCC活动可提高门诊静脉输液健康教育质量、知晓程度及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品管圈;门诊静脉输液;健康教育;优质护理服务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广泛开展,患者对医院护理服务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健康教育就成为提高患者医学知识的知晓程度和加强护患沟通的重要手段。静脉输液是一种将无菌药液直接滴入人体静脉内的方法,是治疗患者疾病的重要医疗措施,也是最有效的手段。但是由于门诊患者对静脉输液知识的缺乏了解,这项操作也常常会成为护患矛盾的焦点,为了确保患者的知情权,鉴此,门诊部于2013年11月开展以“提高门诊静脉输液健康教育质量、知晓程度及患者满意度”为主题的QCC活动,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QCC小组成员9人,均为女性,年龄24~52岁,平均38岁。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5名,护师1名,护士2名。本科6名,大专2名,中专1名。小组选举最高年资副主任护师为圈长,设护士长为指导员,门诊部39名护士均参与QCC活动。

    1.2方法

    1.2.1 选定活动主题 选定“提高门诊静脉输液健康教育质量、知晓程度及患者满意度”为活动主题。

    1.2.2 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 对QCC活动前(2012年11月至2013年10月)29978例门诊患者静脉输液健康教育内容的知晓程度及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剖析。由于在静脉输液时对健康教育宣教不够细致,引发矛盾、不满等,导致投诉等情况,我们运用特性要因图(又称鱼骨图)法[1],对静脉输液健康教育内容的知晓程度进行分析,最终确定4个主要因素:护士责任心不强、护士对静脉输液安全知识的缺乏、制度不完善、管理力度不够。

    1.2.3 具体管理措施 ①加强管理力度:加强和完善QCC成员、小组长、护士长三级检查督导制度。利用门诊中午休息时间、QCC圈会,进行在岗培训,强化静脉输液安全教育,以强化护士的风险意识及法律意识,增强责任心。②全面评估:掌握门诊患者的病情、诊断、既往史、服药史、用药情况、就诊人的职业、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对静脉输液安全健康教育内容的知晓程度等。③严格落实优质护理服务内涵:落实各级护士的岗位职责,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健康教育内容的知晓程度。④建立完善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制度:依据护理伦理学,建立、完善一系列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制度,作为门诊静脉输液健康教育管理的重要文件执行并实施质量监控。⑤规范静脉输液健康内容:由QCC小组分工,对科室所有护士实施培训与考核,并建立培训档案,理论培训主要内容包括:输液原理;输液目的;常见反应;输液前准备;输液中的配合;输液结束的处理。技能培训主要包括:病人的沟通方法及技巧;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及技巧;护士礼仪,文明用语;突发事件,急救措施;职业安全与防护;新技术应用等。每两周在全科范围内举办理论知识讲座1学时,要求全员参加并进行登记。⑥质量控制方法:QCC小组对静脉输液安全健康教育质量的控制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包括:履行告知义务,进行静脉输液安全健康教育;QCC小组每日进行统计,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对患者出现不满意现象,输液反应,突发事件等进行现场调查,当周整改;设计“门诊患者对输液健康教育内容知晓率及满意度调查表质量”,每两周统计调查表,通过病人的反馈考察门诊输液健康教育质量。⑦评价指标:门诊患者对静脉输液健康教育内容包括:输液原理、输液目的、常见反应、输液前准备、输液中的配合、输液结束的处理。要求知晓率在90%以上,满意度在95%以上,以上措施与绩效考核挂钩。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开展QCC活动后,护士对门诊患者静脉输液安全健康教育的知晓率及相关法律知识的认知和了解,全体护士能积极、自觉、主动地执行相关制度,有效避免静脉输液不安全因素的发生。QCC活动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3.1 学习护理伦理学,提高门诊护士职业素质

    实施门诊患者对输液安全健康教育,在QCC小组的指导和监督下,对门诊患者一般资料、血管及信息情况等进行评估,同时加强护理伦理学学习,使护士知道患者有知情权,有义务回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护士面对的是有思想、有感情,需要人们去关怀、安慰、理解、为其解除病痛的人;其职责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的身心健康服务”[2]。作为护士有义务架起一座求与知的桥梁,加强职业修养教育,以提高和培养对护理道德的认识,激发护士的义务感、责任感和奋发进取的事业感。患者面对的不但是有精湛的护理技术,而且是为其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具有德才兼备的白衣天使。

    3.2 加强培训,提高静脉输液健康教育相关知识

    门诊患者所患疾病不同,静脉输液的药物也不同,用药品种多样化等,这都需要护士掌握各种药物的药理作用、在体内排泄的时间、药物的毒副作用以及可能出现的反应等,门诊有些护士业务水平低,知识结构老化等都需要加强业务学习、知识更新、健康教育培训等,采用多媒体式的教学,改变以往健康教育不到位的地方,如以往输液时,只是告诉患者输液前排空大小便,不要乱动否则会跑针,输液拔针后用手按压针眼就行。通过开展QCC活动,加强业务培训,依据患者心理状态、文化水平、所患疾病、接受能力等差异因人施教;使患者对健康教育知晓率提升至90.85%,为患者输液安全构筑起第一道防线。, http://www.100md.com(冯秀梅 赵婷婷 沈玉杰 佟文霞)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