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幸福家庭》 > 202014
编号:13828584
社会故事教学法在自闭症儿童安全教育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20年7月15日 《幸福家庭》 202014
     安全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近年来,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受不同障碍的影响,导致安全认知能力和自我防护能力不足,极易引起安全事故。特别是对于感知觉异常、动作执行能力不足的自闭症儿童,对其实施有效的安全教育更是迫在眉睫。

    

自闭症儿童的认知特点成为



    

安全教育的隐患



    自闭症儿童的感知障碍和认知障碍,导致他们没有敏锐的判断能力和协调的运动能力,无法应对紧急情况,不能正确处理安全问题。如:自闭症学生A,因对空间感知有障碍,从一米多窗臺上跳下后摔倒在地,导致右手手腕骨折;自闭症学生B,喜欢看旋转的物体,以满足视觉刺激。结果把手伸进旋转的落地扇中,导致右手食指粉碎性骨折;自闭症学生C,因把彩色糖衣药丸当成糖果误食,导致精神恍惚,浑身抽搐,经医院治疗后方才恢复。

    

利用自闭症儿童认知特点



    

提高儿童安全意识



    国内外学者通过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在视觉活动方面占有较大优势。如果结合其视觉认知优势特点,配合多媒体、图形、符号的有效设计,有助于调动自闭症儿童的积极性,提高其干预训练的康复效果。鉴于这一点,美国心理学家Gray开发了针对自闭症儿童教育的教学法——社会故事教学法。

    社会故事教学法是指专业治疗师、教师或父母为自闭症患者编写小故事,告诉自闭症患者,普通大众面对此情境通常会怎么做、有什么想法或感受等。从而让他们懂得在此种情境下,像普通人那样去处理事情。如教育自闭症儿童在身上不要带任何危险物品,例如小刀及其他异物等,以免造成安全隐患;要求他们养成爱清洁、讲卫生、按时吃饭、就寝等好习惯。

    社会故事在编写手法上强调凸显社会线索,站在自闭症患者的立场,以其能理解的语言表达,传达出危险情境中应采取的适应的行为方式信息,以此达到指导自闭症儿童发展出适宜的防护技能的目的。

    

社会故事教学法在自闭症



    

安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1.社会故事可以在视觉上提供一定线索,符合自闭儿童学习渠道大都为视觉优先的策略。社会故事开始只是针对有较好言语能力的自闭症儿童,但后来的研究也表明,对于低功能的人群也同样适用。因为可以通过图片解析的方式呈现,使他们更能理解。

    2.社会故事教学法是将现实生活中情境以故事形式进行讲子身边真实有用的事件,有助于自闭症孩子的理解和日后对安全常识的运用。

    3.社会故事倡导重复性。所以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对所需教授的安全内容进行反复的练习。从而让孩子反复接受孩子输入安全信息,进一步达到内化的效果。

    4.社会故事都是在对个案已具备安全常识及避险能力进行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编写,所以比普通的安全教材更有针对性;更注重介入对象的个别化需求。更有利于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5.由于社会故事内容是依据自闭症儿童所处的实际情境进行编写的,故事中提到的相关情景,都是自闭症儿童所熟悉的。所以利用其进行安全教育,更便于执行功能有缺陷的学生遇到此类情景时,会做出适合的行为。

    6.利用社会故事具有固定的格式的特点,可以促使具有刻板特质的自闭症学生较易接纳。

    7.社会故事在内容上弹性较大,能把安全常识与其他课程进行融合;利用这一特性,便于在不同学科中对安全内容进行渗透,从而得以反复巩固,有助于安全教育的有效性的提高。

    8.社会故事的呈现方式除文字外,可以结合图片,甚至是用和自闭症孩子相关的照片来呈现。同时各种视频、音乐或游戏等其他方式也可以纳入教学中,利用这些方式传达安全信息,不仅迎合了自闭症学生视觉感知优势,也可以提高其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安全教育的有效性。

    对自闭症儿童的安全教育是所有特殊教育学校乃至教育康复机构工作的重点。师生的安全是学校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对自闭症儿童的安全教育,避免流于形式,必须保证其有效性,才能使他们在危险来临时真正做到规范、有效避险。而把社会故事教学法用于自闭症儿童的安全教育,是让他们通过模仿普通人的处理方式习得安全知识,提升安全防护意识,培养自我防护能力,真正为他们安全健康地成长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百拇医药(张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