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935
编号:13523514
神经内镜下不同手术入路治疗前鞍区及颅窝底肿瘤的效果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2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93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行眶上额底入路。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与视神经、视交叉、颈内动脉及海绵窦的关系,选择眶上额底入路设计特定形状、长度的额颞部头皮切口及骨瓣,打开硬脑膜,神经内镜下分离脑裂、脑池蛛网膜,暴露肿瘤,观察肿瘤与视神经、视交叉、颈内动脉及分支的关系和粘连情况,先分离肿瘤基底和包膜,阻断肿瘤血供,在血管和神经间隙分块切除肿瘤,切除过程中注意对神经血管、垂体柄及重要穿支动脉的保护,边切除边分离,最终全切肿瘤。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行扩大经蝶入路。从双鼻孔入路,两人四手操作,一般做一个大小长度合适的右侧带蒂鼻中隔黏膜推向后鼻孔,咬除部分犁状骨,用咬骨钳或磨钻打开蝶窦前壁,清除干净蝶窦黏膜,暴露鞍底,视肿瘤大小及侵犯鞍底骨质情况做鞍底原位骨瓣或磨除鞍底、鞍结节骨质,暴露前颅底及鞍底硬膜,切开硬膜,电凝肿瘤基底减少血供,用显微剪刀、剥离子、刮匙,双吸引技术分块切除肿瘤,切除过程注意保护垂体柄,视交叉及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及重要穿支血管。肿瘤切除后视颅底缺损情况用大腿或腹部自体脂肪、人工硬膜、阔筋膜、原位骨瓣或鼻中隔骨质、带蒂鼻中隔黏膜瓣旋转贴敷多层重建修补颅底缺损,碘仿纱条填塞支撑右鼻腔。术后腰穿置管腰大池引流脑脊液,术后头高30°半卧位,一周左右观察无脑脊液鼻漏即可拔除鼻腔碘仿纱条及腰大池引流管。垂体瘤术中若鞍膈蛛网膜未打开无明显脑脊液漏则单纯人工硬膜、带蒂鼻中隔黏膜瓣旋转贴敷即可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0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