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9年第15期
编号:13376203
超声造影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及对筛查诊断的影响(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5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15期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及对筛查诊断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疑似前列腺癌患者76例,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传统的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方法进行前列腺癌诊断,研究组应用在超声造影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方法进行前列腺癌诊断。结果:研究组诊断前列腺癌34例,阳性率为89.5%,穿刺总针数459次,平均(10.1±2.3)次,对照组诊断前列腺癌27例,阳性率为71.1%,穿刺总针数1 046次,平均(22.7±5.6)次。研究组诊断阳性率高于对照组,穿刺针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穿刺术后发生直肠出血2例,血尿1例,尿频尿痛1例,血精1例,发生率为13.2%;对照组发生直肠出血12例,血尿9例,尿频尿痛6例,血精7例,发生率为84.2%。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前列腺癌诊断过程中,应用超声造影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方法的诊断结果更準确,在临床上可以进一步广泛应用。

    【关键词】 超声造影; 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 前列腺癌; 筛查诊断

    doi:10.14033/j.cnki.cfmr.2019.15.0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15-00-03

    前列腺癌属于常见的男性恶性肿瘤,近几年来其发病率逐渐上升,而且其发病年龄逐渐倾向年轻化,因此对前列腺癌患者进行早期正确诊断是提高患者存活率的关键。前列腺穿刺活检是对疑似前列腺癌患者进行诊断的方法,但前列腺穿刺活检不但能够增加患者的痛苦和感染率,而且其诊断正确性低[1]。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改进,当前可以应用无创技术对前列腺癌进行早期诊断,如超声造影、磁共振成像等方式,以往对于诊断前列腺癌一般应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但是其前列腺病灶很难被检出,增加了对前列腺癌的漏诊率。因此要增加活检针数来提高检出率,但穿刺活检的针对性很差,其不但增加患者的痛苦,还会提高并发症的发生率,如出血、感染和损伤,会提高肿瘤的转移率[2]。因此,本文将针对超声造影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进行前列腺癌诊断展开研究,以下将对其研究结果进行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用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6月-2017年12月所收治的疑似前列腺癌患者76例,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年龄21~72岁,平均(52.7±6.7)岁;研究组38例,年龄34~80 岁,平均(60.6±7.8)岁。两组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通过医院批准,而且患者均知情并同意本次研究。

    1.2 方法

    检查前的准备工作:对于检查者血、尿、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方面进行检查。穿刺前进行灌肠清洁,将膀胱排空[3-4]。

    对照组应用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方法:被检查者卧在左侧,抱腿屈膝,充分暴露肛门,在肛门周围及直肠内用碘伏进行消毒,将肛门局部进行麻醉。将超声探头经过直肠穿刺架缓缓插入,前列腺清晰显示在屏幕上时,对其前列腺形态和结构进行细致观察,一旦发现有可疑结节,要将结节的大小、位置以及血流分布等详细情况进行记录[5]。穿刺2针分布在前列腺双侧矢状面的尖、中、底部,穿刺3针在前列腺中间部位,根据检测出的异常回声的结节数来增加穿刺针数。

    研究组应用超声造影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方法:先配制造影剂,将生理盐水加入造影剂中,振摇后将乳状微泡悬液抽取,注入到肘部的浅静脉中,然后将5 ml生理盐水快速注入。超声诊断仪能够随机附带硬盘存储,会显示出注射后3 min的动态图像,对前列腺造影进行重点观察,将造影达峰时病灶的增强程度与周围组织进行对照,回放图像资料,对可疑的病灶进行诊断。若发现在增强前列腺有异常回声的结节,再进行重点穿刺1~2针进行确定 [6-8]。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病理检查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前列腺癌阳性检出率,观察统计两组患者穿刺针数,并对两组患者穿刺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统计。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理检查结果及穿刺针数比较

    研究组诊断前列腺癌34例,阳性率为89.5%,穿刺总针数459次,平均(10.1±2.3)次,对照组诊断前列腺癌27例,阳性率为71.1%,穿刺总针数1 046次,平均(22.7±5.6)次。研究组诊断阳性率高于对照组,穿刺针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穿刺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穿刺术后发生直肠出血2例,血尿1例,尿频尿痛1例,血精1例,发生率为13.2%;对照组发生直肠出血12例,血尿9例,尿频尿痛6例,血精7例,发生率为84.2%。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对前列腺癌进行早期的准确检查,能够使患者存活率及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因此显得尤为重要。前列腺发病危险因素包括生活方式的改变、饮食习惯、性活动的增加、长期接触有毒性的化学物质、酗酒等方面。食用一些大豆制品、绿茶、番茄、红薯等可能会减少前列腺癌的发生。人体内维生素E、维生素D等也与前列腺癌有关系[8-9]。虽然这些因素无法解释成导致前列腺癌的病因,但也要重视这些危险因素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使前列腺癌的发病率降低。外部因素可能会使前列腺癌的发展有所影响,其根本原因还是抑癌基因与癌基因调控失衡所导致的[10]。因为前列腺癌的生物学特性比较复杂,临床表现症状不明显,大部分患者都无法及时发现,当其症状表现出来时已是中晚期,已无法进行根治性手术,甚至出现肿瘤转移。以往应用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此方法的灵敏度为55%~70%,被当作前列腺癌的诊断标准[11]。但直肠超声容易存在前列腺癌漏诊问题,其主要是因为前列腺癌早期的特点是病灶呈多灶性生长、肿瘤的体积较小,混合回声或呈等回声背影下的病灶很难被发现。为了前列腺穿刺活检进行前列腺癌诊断的准确率得以提高,临床一般应用增加活检次数或活检针数的方法,但增加活检次数或穿刺针数会使感染、出血、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还会增加检查者的痛苦[12-13]。, 百拇医药(徐萍萍)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