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9年第4期
编号:13392456
白细胞形态学联合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检测在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2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4期
     【摘要】 为了解白细胞形态学联合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检测在儿童手足口病合并感染中的研究进展,本文收集相关参考文献,综述白细胞形态学结合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检测在相关疾病中的研究情况,提出相关结论。在收集的参考文献中,主要以白细胞形态联合其他感染因子检测或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联合其他感染因子观察细菌感染情况居多,而白细胞形态学联合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和积分检测相对较少。白细胞形态学联合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和积分检测有待研究探讨。

    【关键词】 白细胞形态学;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积分; 感染性疾病

    doi:10.14033/j.cnki.cfmr.2019.04.08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04-0-03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临床实验室的诊疗手段层出不穷,先进的仪器设备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工作中,虽然如此,在实际工作中,先进的仪器设备无法完全代替手工操作,尤其是细胞形态学及细胞染色方面,需要医务工作者实事求是,认真操作才能准确诊断疾病[1-3]。为了解外周血白细胞形态学联合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积分在诊断和鉴别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笔者收集大量参考文献综述如下。

    1 白细胞形态学检测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

    白细胞形态学检测在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张迎明[4]为了解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对疾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选取经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查,显示结果异常的4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群35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的血细胞形态学涂片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400例观察组中有280例有血细胞形态学涂片结果异常,血液分析仪假阳性率为30.00%;而350例的对照组中有14例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异常,血液分析仪假阴性率为4.00%。观察组中白细胞形态改变的患者93例,阳性率达到23.25%,其他为红细胞形态学异常、寄生虫感染及出现异常细胞。认为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对临床疾病的诊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张瑜[5]为探讨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选取530例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显示异常的血液标本作为观察组,另选取431例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正常的血液标本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之间的形态学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发现观察组血液分析仪假阳性率为33.02%,对照组假阴性率为4.41%,两组真阳性标本形态异常以白细胞形态异常为主。认为虽然传统血细胞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具有操作烦琐、检测效率低下的缺点,但在血常规检查中联合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可有效提升患者临床诊断正确率,避免漏诊现象的发生,可为临床对疾病诊断以及治疗提供更可靠的实验室依据。张磊等[6]为观察儿童外周血白细胞形态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选取180例门诊表观健康查体儿童(年龄≤15岁)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白细胞形态参数及白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发现在观察的各年龄组儿童中,淋巴细胞散射荧光强度(LYMPH-X)各年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0~1岁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认为小于1岁的健康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颗粒度较其他年龄健康儿童高,具有较高的自身免疫抵抗能力。王庚等[7-9]的研究也认为,研究外周血白细胞形态参数的变化,对临床诊疗与鉴别诊断具有良好的实验室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白细胞形态学检查首先要观察核象改变,核左移主要表现在外周血杆状核粒细胞增多或中幼核粒细胞增多,常见于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急性中毒,急性白血病,急性溶血等。低血壓、缺氧及正常妊娠也可出现细胞核左移现象。核右移主要表现在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过多,常见于化疗及炎症恢复期,恶性贫血,尿毒症,巨幼细胞性贫血,遗传性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等。而核分叶过少常见于假性Pelger-Huet异常和乳酸缺乏症等。其他核异常主要表现在环形核或者面包圈型核,常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等疾病[10]。中性粒细胞胞质异常改变情况主要表现为颗粒异常、空泡变性等,中毒颗粒常见于严重的化脓性细菌感染,正常孕妇可见轻微的中毒颗粒。空泡变性主要见于化脓性细菌感染或遗传性疾病,也可能与粒细胞部分退化有关。白细胞存在内涵物如Dohle小体,主要见于微生物感染,烧伤及炎症,也可偶见于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及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等。中性粒细胞大小不均或同时出现中毒颗粒主要见于较严重的化脓性细菌感染。卫星核的异常淋巴细胞主要见于长期放疗和化疗,常被视为导致突变和畸形的指标之一[11]。

    2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及积分在临床诊疗中的的应用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及积分在临床疾病的诊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NAP的活性随粒细胞成熟度增加也逐渐增强,并与其成熟程度成正比。测定其活性及计算积分对于某些肿瘤、感染、血液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和疗效观察有重要价值。有研究为了探讨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阳性积分在临床感染疾病中的诊断应用价值,选取125例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326例非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之间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阳性积分的差异。结果发现观察组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的阳性积分和阳性率都显著高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在临床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应用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12]。朱立新等[13]等认为感染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病,病原微生物是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正确鉴别细菌与病毒感染对临床诊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白细胞(WBC)计数已成为感染性的常规检查项目,而血清C反应蛋白(CRP)已经成为判断细菌性感染的重要指标之一,CRP作为一种由肝脏合成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它参与了机体的免疫应答,与白细胞介素(IL)-1、细胞因子、IL-6密切相关,是机体重要抗炎介质之一。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活性检测方法比较经典,可诊断和鉴别诊断临床中的多种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特别是急性感染时,NAP活性会明显升高,因此NAP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排除或诊断相关的感染性疾病。也有学者研究,为了解超敏C-反应蛋白与碱性磷酸酶积分的检测在感染病例中的数值变化及相关性,选取60例已明确诊断为细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30例非感染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超敏CRP及NAP积分检测,并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发现细菌感染患者超敏CRP值及NAP积分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认为超敏CRP和NAP积分均可作为细菌感染的辅助检查联合检测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14-16]。, http://www.100md.com(梁崇 苏国生)
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