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6年第12期
编号:12833926
早产儿代谢性骨病的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4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第12期
     1.5 母孕期情况及用药

    母孕期情况如营养、生活习惯、日照时间、补充维生素D及钙等情况,均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母孕期营养状况主要指孕期钙的摄入量及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母亲血维生素D可影响胎盘对钙的转运,有研究指出,孕期维生素D的补充与新生儿的钙代谢有关,孕期母体维生素D缺乏是新生儿低钙血症的危险因素[9]。孕母血中25羟维生素D的水平与新生儿骨矿物质总含量呈正相关。母孕期钙的含量越多,体内钙营养状态分布越趋于正常,其胎儿钙营养缺乏的发生率越小。研究表明孕期钙摄入量高,新生儿骨矿物质含量也高[10]。母亲孕期用药如类固醇、苯巴比妥、利尿剂、甲基黄嘌呤等,影响早产儿骨代谢,可能增加骨密度减少的危险.

    1.6 神经和机械刺激

    神经和机械刺激缺乏,会破坏成骨与破骨的平衡,引起骨质丢失,从而影响骨骼的发育。对骨和关节适度的机械牵拉刺激等可使骨负荷增加,成骨细胞活动增强,促进骨的形成。婴儿抚触性刺激能够减少早产儿出生后骨碱性磷酸酶的增加程度,增加骨钙素水平,增加骨矿化及骨形成,增强早产儿骨密度及骨强度,促进骨增长。有研究发现早产儿出生后每天接受被动肢体活动,可增加体重及骨矿物质含量[11]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3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