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呼吸内科 > 其它 > 呼吸衰竭
编号:13655882
BIPAP呼吸机联合纳络酮治疗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98例临床疗效观察(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435
     【摘要】 目的: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BIPAP呼吸机联合纳络酮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98例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BIPAP呼吸机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纳络酮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气分析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的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气分析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12、48 h的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气分析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3.88%(46/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1%(37/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BIPAP呼吸机联合纳络酮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BIPAP呼吸机; 纳络酮; 呼吸衰竭

, http://www.100md.com     中图分类号 R56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35-0063-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二氧化碳潴留、严重性缺氧等情况,容易并发肺性脑病,病死率较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1]。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是无需插管的,能有效避免对患者气管插管时引起的应激反应。而纳洛酮具有改善呼吸抑制、二氧化碳潴留以及缺氧的作用。本文中笔者所在医院对98例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分析,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98例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49例患者中,男31例,女18例,年龄52~75岁,平均(63.7±5.6)岁。对照组49例患者中,男27例,女22例,年龄54~73岁,平均(63.6±5.8)岁。排除伴有严重性肝、肾等脏器病变者。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 百拇医药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解痉平喘、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BIPAP呼吸机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纳洛酮(生产厂家:江苏吴中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制药厂;国药准字:H20103564)治疗;采用3 mg纳洛酮加入到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进行静脉滴注,2次/d,疗程为3 d。呼吸机的初始吸气压为10~12 cm H2O,再上调到合适的压力;初始呼气压为2~4 cm H2O,再上调到合适的压力。在正压通气后进行SO2、PaO2的测定,对于SO2、PaO2水平降低者应相应提高正压通气的含氧量,当其SO2大于90%后,可相应下调,将呼吸机撤离。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气分析指标。

    1.4 疗效判定标准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对本次研究结果进行疗效判定:(1)显效:治疗3 d后,患者的呼吸恢复平稳,紫绀消失,血气分析PaCO2下降超过20 mm Hg,PaO2上升超过30 mm Hg;(2)有效:患者气促好转,紫绀基本消失,血气分析PaCO2下降不足20 mm Hg,PaO2上升不足30 mm Hg;(3)无效:经过3 d治疗,上述症状均无明显变化[2]。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 百拇医药
    两组治疗后的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气分析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12、48 h的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气分析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88%(46/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1%(37/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中常见的呼吸科疾病之一,可引起不同程度的高碳酸血症与低氧血症,从而容易引发呼吸衰竭[3]。当COPD合并有Ⅱ型呼吸衰竭时,会大大加重患者的病情,导致患者容易出现死亡。临床研究表明,β-内啡肽为呼吸抑制剂,其在呼吸衰竭的发生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抑制呼吸,使患者的呼吸动力不足,从而使低氧血症与CO2滞留加重[4]。纳络酮是一种羟二氢吗啡酮的衍生物,也是一种阿片受体的竞争性拮抗剂。该药物在肝脏代谢中对阿片受体亲和力要远远大于β-内啡肽,因此可以对各类阿片受体进行竞争性拮抗,使呼吸中枢冲动增强,并增强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以有效解除呼吸抑制,从而有效改善肺通气与换气功能,有助于CO2的排除,以提高动脉血氧分压[5]。临床研究表明,纳洛酮是一种特异性阿片受体拮抗剂,其能够直接、有效拮抗与逆转β-内啡肽所介导的效应,能有效增强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并阻断β-内啡肽介导的呼吸抑制,有利于改善CO2滞留及脑缺氧,从而实现治疗的目的[6-8]。
, http://www.100md.com
    在临床中对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一般采用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方法进行治疗,但由于创伤较大、应激反应较强,使患者难以耐受,且容易引起气胸、肺炎等并发症,预后效果较差。BIPAP呼吸机是一种人工的机械通气装置,现已在临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作用机理为:在吸气时,可作为压力支持通气,能有效克服气道阻力,以缓解呼吸肌疲劳,从而增加肺泡通气量;而在呼气时,能提供EPAP相当于呼气末正压的作用,能有效起到对抗内源性呼气末正压的作用,以降低呼吸功耗,有利于避免出现细支气管陷闭现象,促使患者轻松呼出气体,能有效降低肺泡残气量,有助于肺泡内CO2的有效排出[9-12]。本研究中应用的BiPAP呼吸机具有持续气道正压、同步双水平气道正压以及辅助/控制3种通气模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模式能为患者提供3~20 cm H2O的持续气道正压;而双水平气道正压模式能自动跟踪患者的呼吸运动,和患者的呼吸保持同步,并为患者提供预定的吸气压与呼气压。当患者无自主呼吸时,系统会根据预设的吸气压、呼气压帮助患者进行有效呼吸。在治疗中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呼吸肌疲劳,使肺泡通气量逐渐增加,并改善气体在肺内分布,通过改善弥散功能,有利于减少CO2 潴留[13-14]。张军建[15]认为,BIPAP呼吸机能有效减少吸气时呼吸肌做功,且有利于开放气道,有效避免肺泡陷闭,从而促进肺内氧的弥撒及气体均匀分布,有利于改善V/Q比值失衡。, http://www.100md.com(周婷)
1 2下一页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呼吸内科 > 其它 > 呼吸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