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22
编号:13667899
中药的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探讨(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8月5日 刘丰惠 邓暧繁
    参见附件。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dverse reaction; Rational drug use

    First-author’s address:Taiping People’s Hospital of Dongguan City,Dongguan 523905,China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振兴,中药在我国医药发展史上一直被广泛重视和应用,中药研究和开发也日益发展壮大,中药剂型不断增加,且呈多样化发展,其临床疗效已经被多方面证实,在临床工作中往往与西医治疗相结合,发挥事半功倍的疗效[1]。然而,长期的临床经验证明,多数人片面理解中药的天然性、无毒副作用的特性,因而轻视了中药的不良反应问题,从而造成了临床上中药不良反应频发的状况,应对这样的局面,临床工作者必须重视中药不良反应,客观地评价这些不良反应,为中药事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进一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和安全用药[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近年来笔者所在医院中药不良反应报告,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6月-2013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共计166例。

    1.2 方法

    应用计算机和手工整理将患者基本信息,如性别、年龄、用药途径、不良反应表现、不良反应累及系统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1.3 观察指标

    (1)不同性别、年龄发生中药不良反应的例数和构成比,将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按照年龄段分组,年龄阶段分别为18周岁以下、19~29周岁、30~39周岁、40~49周岁、50~59周岁及60周岁以上;(2)对不良反应用药途径进行统计分析;(3)对不良反应主要临床表现和累及系统进行统计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中药不良反应年龄和性别构成情况

    据统计,笔者所在医院中药不良反应年龄在5~81周岁,说明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年龄段较为广泛,性别差异没有明显差异性,其中60周岁以上的患者所占比例最高,高达34.34%,详见表1。

    2.3 中药不良反应主要临床表现和累及系统情况

    对中药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和总结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