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19
编号:13672883
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7月5日 王斐斐
第1页

    参见附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160例,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80例患者,年龄23~38岁,平均为(30.5±7.2)岁,孕周37~41周,平均(39.0±1.5)周,初产妇58例,经产妇22例,产次1~3次,根据肌瘤部位分为:黏膜下肌瘤6例,肌壁间肌瘤42例,浆膜下肌瘤32例。对照组80例患者,年龄25~37岁,平均为(31.0±7.5)岁,孕周38~40周,平均为(39.0±1.6)周,初产妇52例,经产妇28例,产次1~3次,根据肌瘤部位分为:黏膜下肌瘤9例,肌壁间肌瘤38例,浆膜下肌瘤33例。所有患者均无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均正常,无剖宫产手术禁忌证。两组患者年龄、孕周、产次、肌瘤部位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剖宫产手术,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常规静脉输液维持、消毒,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胎儿娩出后,在子宫体肌肉注射催产素,然后逐层缝合子宫切口,闭合腹腔。术后4 d常规静脉滴注抗感染药物预防感染和缩宫素10 U静脉点滴促进子宫恢复[5]。而观察组患者给予剖宫产手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常规静脉输液维持、消毒,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胎儿娩出后,逐层缝合子宫浆肌层,然后在子宫肌瘤周围注入20 U催产素,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若是黏膜下肌瘤,行下段横切口进行子宫肌瘤分离,予以剔除,然后缝扎。若是浆膜下肌瘤,行菱形切口,剔除子宫肌瘤后切除多余的浆膜,防止缝合后出现空腔,导致感染。若是肌壁间肌瘤,在子宫肌瘤隆起高度处切开子宫浆膜以及子宫肌层,行深度钝性剥离子宫肌瘤。采用间断—连续缝合,先行深层间断缝合关闭瘤腔,再行浅层连续缝合浆肌层。在缝合时经常有针眼处渗血,不需要反复进行缝扎,用止血纱布压迫出血部位止血一段时间即可。术后4 d常规给予静脉滴注抗感染药物预防感染,同时静脉滴注缩宫素10 U促进子宫恢复,连续应用3 d[6]。

    1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