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18
编号:13675540
单极针状电极在子宫纵隔切开术中的应用价值(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41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3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行子宫纵隔切开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阴道三维B超检测以及宫腔镜下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检查,病情均得以确诊。其中对照组年龄22~29岁,平均(27.5±2.8)岁;其中4例完全纵隔,26例不完全纵隔;7例为原发性不孕,4例为继发性不孕,19例反复多次流产。试验组年龄23~30岁,平均(28.2±2.1)岁;其中5例完全纵隔,25例不完全纵隔;8例为原发性不孕,5例为继发性不孕,17例反复多次流产。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次手术所用器械设备包括膨宫装置、等离子宫腔电切镜、Olympus电箱(附针状电极和环状电极)、Wolf型腹腔镜。其中利用膨宫装置可对膨宫流速以及膨宫压力作出有效控制。具体操作如下:两组患者均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首先在腹腔镜支持下进行检查以排除双子宫或双角子宫,然后在宫腔镜支持下实施子宫纵隔电切开术。膨宫液为5%甘露醇溶液,膨宫压力保持在120~150 mm Hg,直至输卵管开口、双侧宫角、双侧宫腔以及子宫纵隔清晰暴露[3]。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通过垂直环形电极将纵隔组织切除(沿一侧纵隔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3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