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13
编号:13684378
新生儿肠旋转不良伴中肠扭转的影像学检查(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5日 郑爱萍
第1页

    参见附件。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5月-2013年7月本院收治的经临床手术确诊的新生儿肠旋转不良伴中肠扭转患者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1~30 d,平均(8.6±2.9)d,均在出生后30 d内发病,其中15例患儿均在喂奶时或喂奶后突发胆汁性呕吐,5例伴有呕吐咖啡状物,2例出现鲜红血便。

    1.2 影像学检查

    12例行腹部X线平片检查,注意观察患者的单泡征、双泡征、肠梗阻等情况;15例行消化道造影(9例行钡灌肠,15例行上消化道碘对比剂造影),1例行CT扫描,采用西门子SOMATOM 单排螺旋CT机,患儿取仰卧位,电流为250 mA,电压为100 kV,层厚为8 mm,层距为3 mm,螺距为1.0;9例行超声检查。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均采用开腹Ladd手术治疗,发现肠旋转90°~270°,进行复位扭转,然后解除十二指肠腹膜系带的压迫,改善空肠上段膜状粘连,对肠管的位置重新排列。所有患儿经过治疗后肠功能均有效恢复,恢复时间为3~6 d,均痊愈出院,在出院后随访8个月~3年,无复发病例发生,均发育良好。

    2 结果

    2.1 腹部X线平片

    12例行腹部X线平片检查,其中1例为空、回肠换位征,含气空肠位于右中上腹;5例为十二指肠梗阻,胃和十二指肠球扩张呈双泡征,1例为“三泡征”,在小肠内含气较少或者不含气。

    2.2 上消化道造影

    14例为十二指肠不完全梗阻,主要表现为十二指肠曲位置改变,失去原来正常的“C字”形态,其空肠曲出现下降,位于十二指肠球部下方的脊柱右侧,出现“螺旋征”或“飘带征”(十二指肠降段、水平段、升段、空肠近段表现为螺旋状,(图1);而且均出现不同的十二指肠降段扩张,由正常的垂直下行变成横置水平牵拉(图2),肠梗阻越严重表现地越明显。远段肠管造影剂较少、不连贯,在右中上腹为不显影或者弥散分布(图3);2例为十二指肠完全梗阻,表现为梗阻部位呈鸟嘴状,梗阻近侧出现十二指肠扩张,呈水平牵拉移位,合并十二指肠隔膜及小肠闭锁各1例。

    图1 扩张后的狭窄肠管呈现螺旋状盘绕下行,右侧位远段十二指肠螺旋状下行,近似水平走行

    图2 右侧位远段十二指肠不显影,近段扩张的十二指肠呈现明显水平走向

    图3 远段扩张的十二指肠造影剂较少,而且不连贯,在右侧腹呈弥散分布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