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13
编号:13684376
小剂量尿激酶在治疗肾病综合征中的临床疗效探讨(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5日 刘仕坚
第1页

    参见附件。

     由于大量蛋白尿可刺激肾小球的硬化,导致肾功能受损情况严重化。患病早期,肾病综合征患者受大量尿蛋白影响,出现全身水肿的情况,通常均是应用大量利尿剂,或是静脉滴注白蛋白扩容利尿,从而改善患者的水肿症状。然而大量应用利尿剂进行治疗可导致患者流失大量的尿蛋白,进而造成机体脱水的情况,使得患者血液出现高凝状态,降低双肾的血流量,而肾小球过滤膜由于双侧静水压代偿性上升,增加了白蛋白的漏出量,加重患者的低蛋白血症。另外肾病综合征患者有多项生化指标会出现明显的上升,如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等,导致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严重化。

    肾病综合征患者普遍具有高凝倾向,因此外周静脉、深静脉、动脉等均易发生血栓,导致栓塞并发症的发生。有关医学研究表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发生栓塞并发症的几率比继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高,其具体的发生机制尚未明确,但与之相关的因素主要有:(1)肾实质凝血激活;(2)血小板激活;(3)纤维蛋白溶解受到抑制;(4)凝血因子的活性上升。这几个相关因素透过外源性凝血机制与内源性凝血机制,使得肾小球毛细血管内部出现纤维蛋白沉积的现象[6]。低白蛋白血症影响,血浆内部的水分发生外渗现象,进而引发血管脱水以及血液浓缩的情况,而血黏稠度也会因此上升,此外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内皮细胞病变、高血脂症等也会导致血栓并发症以及栓塞并发症出现加重的情况。

    尿激酶属于纤溶酶原激活物的一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