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13
编号:13684372
罗哌卡因复合布托啡诺用于臂丛神经阻滞临床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5日 潘卫堂 程碧娜 刘荣芳 叶强
第1页

    参见附件。

     1.2 麻醉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禁食禁饮8 h,入室后均常规开放静脉通路,监测ECG、BP、SpO2。两组患者均采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法。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当电流调节至0.3 mA时,仍有拟阻滞神经所支配区域肌肉颤搐时注入局麻药。A组注入0.5%罗哌卡因20 ml+布托啡诺1 mg,B组注入0.5%罗哌卡因20 ml。麻醉后常规鼻导管给氧,氧流量2 L/min,观察患者有无不适症状,并进行相应处理。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阻滞后10 min、阻滞后30 min、阻滞后60 min的SBP、DBP、HR的变化。根据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术中疼痛程度,从而判断麻醉满意度,分四级:0级为无痛感;1级为轻度疼痛(1~4分);2级为中度疼痛(5~6分);3级为重度疼痛(>7分)。记录术中发生呼吸抑制、皮肤瘙痒、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和处理情况,随访术后镇痛持续时间(痛觉消失至患者首次感到伤口疼痛)。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镇痛持续时间(10.25±4.31)h明显长于B组(6.75±3.15)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臂丛神经阻滞前、阻滞后10 min、阻滞后30 min、阻滞后60 min SBP、DB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A组麻醉满意度在0级、1级患者数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