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皮肤科 > 烧伤
编号:13726740
烧伤患者的抢救和护理效果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318
     【摘要】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的抢救和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4月-2012年5月收治的46例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湿润烧伤膏治疗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后的表皮移植手术治疗并对其进行特殊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均治愈,未出现并发症,对照组中有2例患者发生严重的感染,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死亡。结论:改良后的表皮移植手术和护理方法,增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减少了烧伤患者的并发症。

    【关键词】 烧伤; 抢救; 表皮移植

    中图分类号 R249.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18-0089-01

    烧伤一般由物理或化学因素造成,在生活中比较常见,治疗难度与烧伤面积有关,烧伤创面面积越大,治疗和护理难度也越大。资料显示,烧伤面积超过30%的死亡患者中有70%死于严重感染[1]。这是由于创面大,导致机体免疫力降低造成的。临床上将烧伤面积超过40%的烧伤患者称为重度烧伤。重度烧伤的患者会出现营养失调,蛋白质和能量的缺失严重,对病菌的易感性增加,因此应做好护理工作,尽可能的减少一切感染因素。本研究对接受改良治疗和护理的烧伤患者及接受常规治疗的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4月-2012年5月收治的46例烧伤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中男16例,女7例,年龄21~36岁,平均29岁,平均烧伤面积(42.0±12.4)%。对照组男17例,女6例,年龄20~35岁,平均28岁,平均烧伤面积(43.0±13.1)%。所有患者入院时创面有大量渗液,烧伤局部或全身反应水肿,主诉有口渴烦躁症状,有心率加快、血压不稳征象,尿少,重度烧伤患者出现血红蛋白尿。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表皮移植治疗同时加用湿润烧伤膏和常规护理方法。

    1.2.2 观察组 采用改良后的表皮移植手术治疗并对其进行特殊的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尿量、意识状态,准确记录患者24 h出入量。患者早期留置导尿管,密切观察患者的尿量、颜色等的变化,从而判断患者的血容量情况。患者入院时及时建立静脉通路,依据先晶后胶、先盐后糖的原则补液[2]。补液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心、肺、肾的功能并根据脏器情况调节输液速度,防止速度过快导致患者发生心力衰竭、肺水肿等。注意预防水肿。对于烧伤患者,改良后的治疗和护理方法特别注意免疫支持,以达到最好的预防感染的目的。注意患者的饮食指导,若患者无恶心、呕吐症状,可在烧伤当日即给予患者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3]。鼓励患者少食多餐,如有必要,可对患者进行鼻饲。

    1.3 观察指标

    根据两组患者微粒皮成活率、头皮供皮区有无瘢痕、头皮有无色素沉着来进行疗效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中均未出现并发症,对照组中有2例患者发生严重感染,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死亡。观察组13例(56.52%)微粒皮成活率90%以上,19例(82.61%)头皮供皮区无瘢痕,17例(73.91%)头皮无色素沉着;观察组对应分别为7例(30.43%)、7例(30.43%)及8例(34.78%)。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严重感染是烧伤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轻中度烧伤患者可通过改良方式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从而增加其抗感染能力,重度烧伤患者则应早期进行复苏和抗休克治疗,可防止病情恶化[4]。机体的免疫功能主要靠机体细胞的防御、黏膜屏障和机体局部、全身的炎性反应来完成。改良后的治疗护理主要通过给予患者肠内和肠外免疫支持,在患者原定标准营养液中加入营养制剂,嘱患者进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来提高免疫能力。烧伤患者多为突发事件,患者多会产生焦虑、紧张、恐惧的情绪,对患者进行及时的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人员提高自身素质,对烧伤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及护理措施可提高烧伤患者的疗效。

    参考文献

    [1]陈芬娟,宋彬娜,吴福丽.重症烧伤患者急救期输液及营养的路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5):23-24.

    [2]刘黎,毛雁宁,戴艳君,等.刘谋升治疗重症烧伤临床经验[J].中医药导报,2011,17(1):10-11.

    [3]张红彤,张亚萍.重症烧伤病人的护理[J].医学信息,2010,5(12):3646-3647.

    [4] 巩桂丽,李广金.30例烧伤患者的临床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3):75-76.

    (收稿日期:2013-03-04) (编辑:何玉勤), 百拇医药(包远玲)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皮肤科 > 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