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36
编号:13741384
36例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手术治疗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36
     【摘要】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疗效。方法:36例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者皆选择手术治疗,即给予肝外扩张胆管切除及胆管空肠Roux-en-Y 吻合治疗。结果:36例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者在给予手术治疗后,优33例,良2例,差1例,未出现死亡现象,总有效为97.22%。结论:手术是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首要的治疗方法,囊肿切除胆肠通路重建术可以有效地降低死亡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取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成人; 手术; 囊肿切除胆肠通路重建术

    中图分类号 R575.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36-0113-02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疾病,多出现在儿童期,成人所占的比例比较少,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通常选择手术治疗。笔者所在医院于2002年11月-2012年1月对36例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者给予手术治疗,其效果较为理想,现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36例均为2002年11月-2012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者,其中男18例,女18例;年龄20~56岁,平均45.2岁。36例患者中皆存在上腹痛病史且反复发作,15例出现黄疸,21例上腹部有包块,12例发热,10例伴有胆管结石。36例患者在给予手术治疗前,均进行必要的腹部B超检查以及MRCP检查,并确诊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其中2例伴有胆总管结石,3例伴有胆囊结石,5例伴有慢性胆囊炎。参照Todani相关的分型标准,36例皆属于Ⅰ型,即肝外胆管梭形囊性扩张患者。

    1.2 方法

    36例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者皆选择手术治疗,即给予肝外扩张胆管切除及胆管空肠Roux-en-Y 吻合治疗。手术过程中,肝外胆管必须保留一定囊壁,一般保留0.5~1.0 cm,且对其进行必要的修剪,使其呈喇叭状;对于空肠袢长度,则通常选择40~50 cm;对于近侧空肠,则可以选择Y形端侧吻合,使远侧空肠横轴型半轴端与近侧空肠断端实施端吻合;对于空肠袢细线浆肌层间断缝合,进行必要的并拢处理,通常需缝合10 cm。
, 百拇医药
    2 结果

    36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者在给予手术治疗后,效果为优者33例,占91.67%;2例患者效果为良,出现短期胆汁漏,占5.56%;1例患者效果差,出现急性胰腺炎,占2.76%;无患者死亡,总有效为97.22%,临床疗效非常显著。

    3 讨论

    胆管扩张症是现代社会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医学中也称为胆总管囊肿。参照Todani所颁布的Alonso-Lej分型法,可将胆管扩张症分为五大类型,其中I型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是五大类型中最常见的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受到众多医学专家的高度重视,临床中对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研究也比其它类型多[1]。先天性胆管扩张症主要指在胆总管上存在孤立的球形,即胆总管上出现柱形囊性扩张。对于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者,其肝内胆管、左肝管以及左肝管均属于正常状态,但其胆囊管已经汇入囊肿。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典型的症状为腹块、黄疸以及腹痛,且出现年龄上的差别。本研究36例成人患者中,所有患者均出现腹痛症状,且反复发作,15例出现黄疸症状,21例出现上腹部包块症状,12例出现发热症状,10例伴有胆管结石。
, 百拇医药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多发生于儿童期,成人比较少见,因此极易出现误诊,对此,应进行必要的腹部B超检查,本研究36例患者在手术治疗前均给予腹部B超检查,并确诊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误诊率[2]。

    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多选择手术治疗,通过腹部B超及MRCP等检查,确诊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后,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手术过程中应尽可能完整且彻底地切除患者的囊肿。目前,在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治疗中,较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为囊肿切除胆肠通路重建术。临床实验表明,与其他手术方式相比,囊肿切除胆肠通路重建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1)对患者给予囊肿切除胆肠通路重建术,可以有效地降低死亡率。(2)选择囊肿切除胆肠通路重建术,可以有效地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3]。(3)患者进行囊肿切除胆肠通路重建术后,其再次手术率比较低。(4)选择囊肿切除胆肠通路重建术,可以避免出现囊肿恶变,降低胆石形成的几率。

    囊肿切除胆肠通路重建术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对胆总管进行剥离时,应尽可能地避开血管,可以从较简单的地方开始剥离,直至门静脉附近,由于组织非常疏松,其解剖关系也比较清晰,因此误伤血管的概率比较低[4]。(2)囊肿切除过程中,上端与左右肝管接近的地方,应保留一定的囊肿壁,通常保留2 cm左右,且应对其进行必要的修剪,使其呈喇叭状,确保吻合口具备合适的直径,避免手术结束后发生吻合口狭窄症状。(3)若患者病程较久,且出现大囊肿,则必须进行二次手术。二次手术过程中,在保证肝动脉及门静脉未受损伤的前提下,尽可能完整地切除囊肿,但不能为了完整地切除囊肿,而损伤肝动脉及门静脉[5]。本文36例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者均选择囊肿切除胆肠通路重建术,其中,优33例,良2例,差1例,未出现死亡现象,总有效为97.22%,治疗效果较为理想,证实手术是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者首要的治疗方法。
, 百拇医药
    综上所述,手术是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首要的治疗方法,囊肿切除胆肠通路重建术可以有效地降低死亡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取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方静,熊奇如,张超,等.成人胆总管囊肿的诊断及治疗[J].山东医药,2009,49(26):59-60.

    [2]刘源,刘冰阳,周勇,等.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术后远期并发症及处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1,31(1):86-88.

    [3]安亚伟,赵文江,党惠,等.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12例诊疗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5):3748-3749.

    [4]程新生,缪丁丁,林树俊,等.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诊断与治疗体会[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0,10(4):306-307.

    [5]李龙,张金山.胰胆合流异常与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病因的关系及治疗原则[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0,30(5):348-353., 百拇医药(曾昭君 杨华 唐海静 龙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