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36
编号:13741365
封闭负压吸引技术治疗大面积皮肤缺损护理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36
     【摘要】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吸引技术治疗大面积皮肤缺损的护理。方法:总结医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14例应用封闭负压吸引技术治疗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的护理。结果:14例患者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封闭负压吸引技术治疗大面积皮肤缺损,可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敷料、被单污染,降低医护人员工作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 封闭负压吸引; 皮肤缺损;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36-0091-02

    大面积皮肤缺损,创伤污染严重,并发症多,容易造成全身感染,一期封闭创面困难,增加了医疗护理难度。笔者所在医院采用封闭负压吸引(vacuum-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1]治疗大面积皮肤缺损伤14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 百拇医药
    2010年3月-2012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共收治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14例,大腿部4例,臀部3例,背部2例,小腿部3例,腹部2例,均为单纯皮肤缺损伤,急诊入院。其中男10例,女4例;年龄35~60岁,平均45岁;皮肤缺损面积20 cm×20 cm~50 cm×50 cm,平均25 cm×40 cm。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大面积皮肤缺损的患者,创面出血、渗液较多,很容易出现休克。护理人员热情接待,尽快建立静脉通道,及时通知医生,进行抗休克治疗。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完善术前准备,使患者能尽快接受手术。患者由于疼痛、流血,容易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应向患者介绍VSD治疗的原理和优点,解除患者及其家属的顾虑,取得他们的信任,配合治疗。

    2.2 术后护理
, 百拇医药
    2.2.1 心理护理 为减轻患者的焦虑及压力,加强术前术后宣教,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介绍VSD的优点及相关知识,耐心回答疑问,增强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

    2.2.2 负压和引流管的护理 (1)采用床头中心负压吸引装置。注意观察压力表,避免负压源异常,保持负压力在-125~-450 mm Hg。负压吸引有效的标志是VSD敷料明显塌陷,创面无液体聚集。(2)注意观察VSD敷料有无隆起及积液。及时检查引流管道是否堵塞,保持引流管道通畅。(3)定时检查,发现管道堵塞或漏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常见的漏气部位有:边缘液体渗出处;皮肤皱褶处;引流管的系膜处;漏贴膜处;接头连接处;吸引瓶密闭不良的瓶口。(4)VSD敷料引流管堵塞,可用20 ml空针抽取无菌生理盐水缓慢冲洗,直至引流通畅,避免引起液体自伤口边缘贴膜漏出导致漏气;若为负压吸引管道堵塞,则给予更换。(5)患者外出检查或功能锻炼时,多次反折引流管后用胶布缠绕,断开负压装置,末端用无菌纱布包裹牢固固定于患处。(6)严格无菌操作。(7)提醒患者及其陪护人员勿自行处理引流管,以免造成堵塞、漏气等,甚至损坏负压引流设备;发现问题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 http://www.100md.com
    2.2.3 引流液的观察 引流液初期多为暗红色或咖啡色。若持续为鲜红色,提示创面有活动性出血,需立即关闭负压,通知医生处理;每日更换吸引瓶,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引流管内的液体回流到VSD材料内,造成继发感染;更换吸引瓶时,先用止血钳钳夹住引流管,再关闭负压源,然后更换吸引瓶。

    2.2.4 血运的观察 观察的重点是伤处外露的部分,包括局部的微循环情况、皮肤温度的变化以及患者疼痛及局部肿胀的程度。这些变化可反映动脉血供及静脉回流的状况。

    2.2.5 疼痛的护理 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多疼痛明显。及时评估疼痛的部位、时间、性质、伴随症状等,辅助患者调整舒适的体位,分散其注意力,经常按摩受压部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必要时可给予镇静止痛药物。

    2.2.6 饮食指导 创伤面积大,蛋白及纤维素大量渗出,机体对营养需求增高。鼓励患者摄入高蛋白、高纤维素、易消化食物,保证每日的热量需求,促进创面愈合。
, http://www.100md.com
    3 结果

    本组患者经治疗7~14 d,平均9.3 d后,肉芽组织生长满意,行二期植皮术,植皮完全成活,成活率100%。所有病例创面及引流液经细菌培养,无菌生长。

    4 讨论

    大面积的皮肤缺损,创面污染严重,局部软组织挫伤不易愈合,创伤早期渗出量大,常规换药需一日多次,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多次开放创面,增加了创面污染及感染的机会;包扎敷料渗透,也会造成被单等的污染,需要及时更换。造成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增加。

    封闭负压引流,VSD敷料与创面紧密贴合,引流物通过VSD敷料经负压引出,可以达到全创面引流,并且不易堵塞引流管;封闭创面采用生物通透薄膜,使创面与外界隔开,有效地预防了常规换药和引流导致的污染和感染[2]。7~10 d不需换药,降低了医护人员更换被单、敷料的频率,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同时避免细菌定植、繁殖,减小创面污染、感染的几率。Ludwig等[3]报道12例经封闭负压引流的患者的感染率比传统治疗组低。本组病例中则无1例创面或引流液培养发现细菌。
, http://www.100md.com
    持续有效的负压吸引可防止皮下积液及感染的发生。良好的密封是保证引流效果的基础,有效负压和通畅引流是治疗成功的关键[4]。保持引流通畅和有效的负压,可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且不易发生感染;密切观察受伤部位的血液循环及引流液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应用VSD技术治疗大面积皮肤缺损,创面的坏死组织和分泌物被负压引出,破坏了细菌的生长环境,减轻了患者痛苦,减少敷料、被单污染,降低了医护人员工作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平勇,李卫兵,于乐文.封闭负压吸引技术治疗大面积皮肤缺损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9):126.

    [2]彭建宇,孙秀玲.封闭式创面负压引流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J].护理研究,2002,16(12):692-693.

    [3] Ludwig L,Marius K,Otmar T.Vacuum-Assisted Closure (VAC) for temporary voverage of soft-Tissue injury in type Ⅲ open fracture of lower extremities[J].Eur J Trauma,2004,30(5):305-312.

    [4]张媛,王丽萍,赵丽,等.封闭负压吸引技术治疗四肢复杂创面20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4):3430., 百拇医药(杨霞 平勇 李莲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