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36
编号:13741407
老年人低血糖原因分析及对策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36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人低血糖的特点,寻求如何避免低血糖症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老年低血糖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人低血糖反应具有症状不典型、低血糖持续时间长等特点,易误诊为脑卒中,诱因主要与饮食不规律、降糖药物剂量过大有关。结论:老年患者需要加强糖尿病教育,对血糖控制标准适当放宽,对于无症状低血糖诊断困难,故老年人门诊就诊应常规测血糖。

    【关键词】 低血糖; 老年人

    中图分类号 R58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36-0141-02

    低血糖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葡萄糖浓度过低的一种综合征,是指不同原因导致的血浆葡萄糖浓度低于正常而引起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兴奋和大脑功能障碍的症候群。普遍认为血糖低于2.8 mmol/L就会出现相应的低血糖症状。低血糖性脑功能障碍较多的发生于老年人,空腹低血糖和餐后低血糖均属于低血糖的范畴,前者较多的属于病理性,而后者较多属于功能性。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老年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加。在糖尿病治疗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经常发生。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减退,在低血糖发生时往往表现不具有典型性,情况比较复杂,容易出现误诊的情况,导致病因诊断困难、病死率高[1]。笔者就门诊收治和住院的28例老年低血糖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目的是提高对该病诊断正确率,减少误诊和死亡。笔者所在医院2007-2012年收治老年人低血糖反应28例,并对低血糖的防治做出分析。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9例,女19例,年龄均>60岁,平均66.5岁,既往明确糖尿病史22例,病程数月~30年,无糖尿病史6例。如患者血糖低于2.8 mmol/L或者高于2.8 mmol/L但低于或等于3.2 mmol/L,同时出现神志不清,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意识障碍。本组病例口服降糖药物12例,其中5例口服不明成分中药,7例口服优降糖(包括消渴丸),单用胰岛素治疗8例,胰岛素联合一种及一种以上口服药者8例。IGT 2例,胰岛素不适当分泌1例。

    1.2 临床表现

    (1)临床症状:饥饿、头晕、乏力、心悸、出汗16例;嗜睡、烦躁不安,判断力、定向力障碍6例;昏迷4例;无症状2例。(2)发作时血糖0.8~3.2 mmol/L,平均值1.98 mmol/L。
, http://www.100md.com
    1.3 治疗方法

    确诊低血糖后意识清醒者予糖水口服,较重者,神志不清者立即给予50%葡萄糖溶液40~60 ml静脉注射,然后给予10%葡萄糖溶液500 ml持续静滴48 h以上,必要时给予糖皮质激素,同时密切监测血糖,根据血糖结果调整葡萄糖输入量[2]。

    2 结果

    老年人低血糖反应具有症状不典型、低血糖持续时间长等特点,易误诊为脑卒中,诱因主要与饮食不规律、降糖药物剂量有关过大有关。全部患者经积极治疗,低血糖症状均在不同时间内缓解,无一例死亡。

    3 讨论

    3.1 老年糖尿病患者易发生低血糖的内在因素

    (1)已进入老年的患者,其肝肾功能已经降低,可导致药物和胰岛素的沉积于体内,从而延长了药物的作用时间,可以增加发生低血糖的风险。由于肝功能的退化,可以减少肝糖原的生成和存储,一旦发生低血糖则难以快速纠正。(2)升血糖激素,如: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和糖皮质激素在老年人体内生成和释放减少,同时也就降低了老年人对自身血糖的调节能力。各种原因引起的低血糖反应,这类患者都不能及时调动体内激素调节,血糖得不到提升,从而老年糖尿病患者更多的表现为低血糖症状,而且比较严重且持久。(3)老年人往往并存多种疾病,其症状与体征相互影响。而且老年人低血糖症状往往不明显,因此容易误诊,导致严重低血糖发生。(4)老年人对糖尿病的认知比较差,且记忆力差,易重复用药。且老年人常合并使用多种药物,药物间相互作用也是低血糖重要诱因之一[3]。
, http://www.100md.com
    3.2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危害

    (1)老年人由于糖尿病病史长,常伴有自主神经病变,易出现无感知的低血糖情况,导致延误病情,耽误治疗。这种低血糖现象长期存在,反复发生,会引起患者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的损伤,造成脑功能障碍。(2)老年糖尿病患者常合并冠心病、脑血管疾病,低血糖时会导致心肌及脑组织对糖的摄取和利用率降低,更易引起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低血糖是糖尿病心脑血管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3)反复发生低血糖会使体内可以促进血糖升高的激素如:胰高血糖素等的增加,从而出现苏木杰反应,即血糖反跳性增高,导致血糖忽高忽低的现象出现,使病情变得难以控制。

    3.3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重点告知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制定良好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戒烟戒酒,可以对老年人低血糖的症状起到良好的改善效果。(2)老年糖尿病患者不应该使用作用强而迅速的降糖药,如优降糖及其合成制剂。(3)老年患者可将空腹血糖控制在小于7.0 mmol/L或将餐后血糖控制在小于10.0 mmol/L。若患者年龄大于75岁,或者患者合并心脑肾和肝脏的疾病,空腹血糖应控制在小于8.0 mmol/L,餐后血糖控制在12.0 mmol/L。(4)有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应该随身携带卡片,上面记录该患者服用的降糖药物及其服用剂量、服用时间和注意事项,嘱患者随身携带糖块、饼干或饮料。(5)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对药物的剂量应严格把控,无论是口服药物还是胰岛素都要避免剂量过大,并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大合理地降低药物剂量,争取做到药物剂量个体化,达到用最小的剂量获得最好的效果,如在治疗中出现血糖的波动,应该调整用药而不是增加药物剂量。⑹熟悉中药降糖药物的成分,把握剂量,尽量少用。

    参考文献

    [1]王若娟.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32例临床分析[J].河北医药,2001,23(6):48.

    [2]叶山东.糖尿病诊断治疗学[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48.

    [3]徐爱华,博强.优降糖引起老年糖尿病患者长时间低血糖[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99,6(3):185., http://www.100md.com(陈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