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28
编号:13744691
中药炮制的重要性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28
     【关键词】 中药; 炮制

    中图分类号 R28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28—0143—01

    中药是中医在临床上战胜疾病的有力武器,是祖国医药学理、法、方、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和病魔作斗争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和创造出来的。中药的炮制方法是否得当,不仅关系到中药饮片质量的好坏,而更重要的直接影响临床的治疗效果。由于中药大多是生药,有的还具有一定毒性或烈性,若不经过炮制和制剂,既不能充分发挥药性,又达不到治疗目的,还会产生毒性和烈性,若不经过炮制和制剂,既不能充分发挥药效,又达不到目的,还会产生毒剧反应,危害健康。只有经过一定的炮制处理,才能充分发挥其药效。因此中药须根据不同药材的性质和治疗要求,采取不同的炮制方法。但从中药炮制的现状来看,实在令人担忧,务必引起中医药界的高度重视。

    1 不经修治,原药配方,影响疗效
, 百拇医药
    修治,包括筛、簸、挑、拣、捣、切等工序,为药品质量好坏的第一关键。如果忽视这一工序,就谈不上药品质量,中药材主要来源于植物、动物及矿物。在采挖收集的过程中,大都混杂有泥土、灰尘或其他杂物,为了除去杂质及非药用部分,使药材清洁干净,必须首先将药材进行修治。而有些中药炮制室或中药材加工房对修治这一工序的确作得差,少数个别单位根本没作。如郁金、大白、玄胡等未经修治就原药装屉,直接配方,草类药物更是杂草相兼,严重地影响了药物疗效。

    2 水制不当,有效成份损失

    水制,其目的主要是使药物清洁和软化,便于切制或减低药物毒性以及矫臭、矫味和消除副作用。绝大部分中药在入药前必须进行水处理才能供药用。水制直接关系到药品质量的好坏。如海藻,为马尾藻科植物,产于沿海地带,含有盐、砂等杂质,必须用水漂洗净后,才能供药用。水制的另一种作用是使药材变软,便于切片。如白芍、陈皮等,切制片形的好坏,与适宜的水制处理关系极大。就白芍来说,若伤水则饮片色变红而无光泽;水润不透则片形破碎粗糙。陈皮伤水,切制的饮片易碎而且成不了片形。有的药物还要根据其性质进行恰当水制,如属含挥发性成份类的药材,要抢水洗;质地坚硬要软化切片的药材,应按照少浸多润,药透水尽的原则;剧毒类的药物应严格遵循有关剧毒药物的炮制规定进行炮制加工。当前有些中药人员对水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只把水制当作一项软化药材的工作,不问药材质地性能如何,一律采取深水浸泡,一泡就是几小时甚至几十小时。更有甚者为了方便省事,将原生药不经去杂就整捆投入水中浸泡。还有的为了便于机械操作,干脆省去水制工序,造成药物有效成份不同程度的损失。
, http://www.100md.com
    3 火制不及或太过,功效难求

    火制,是一种应用最广泛的炮制方法,它包括炒、炙、煅、煨、烫等多种方法,该制法为一种具有传统特色的制药方法,炮制加工时常根据临床治疗的需要,添加不同的辅料,使其影响或改变原药的偏激性能,以适应临床复杂的病情。在火制时,根据不同的药物和性质,火候有大有小,温度有高有低,时间有长有短。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一定要切实把握住火、温、时间的恰当程度。正如明代陈嘉谟所说:“制药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药物通过不同火候的炒制,性质起了变化,其功效亦随之发生改变。如大黄性味苦寒,多用于大肠实热便秘及饮食积滞,火热亢盛之症。生用则取其苦寒之性,凉血泄热,攻积破坚。若遇跌打损伤,气血淤滞之症,则用酒大黄,以酒制缓其寒凉,免于凝滞,并能增强能经活络祛淤生新的作用。若遇慢性内出血而膨胀者,虽内有淤血不化,但久病不能攻泄,则应用大黄炭。大黄经炒炭,可改变寒凉之性,缓其攻下之力,同时有止血的功能,有祛淤不伤正的特点。由此可见,制备生大黄,酒大黄、大黄炭是非常必要的。可是一些医疗单位对酒大黄、大黄炭常不制备,不管医者开出何种大黄,一概以生者配方。再如莱菔子炒后可去辛燥;苏子炒后可缓和其辛散;米炒山药、党参可增强其补中益气之功。要使这些药物达到上述目的,都离不开一个“炒”字。这就要求中药人员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严格遵守“存性”炮制的原则。又如蜜炒甘草时,蜜的用量,炼蜜的老嫩,必须适中,这样炒出来的甘草方能做到药色金黄不粘手。若用蜜量及炼制不当,就会使药物生熟不匀,粘合成团,达不到蜜炙甘草的规范要求,还会影响其临床治疗效果。
, http://www.100md.com
    4 水火共制无度,药物减效或失效

    水火共制,是既用水、又用火或同时加入辅料的一种炮制方法。需水火共制的药物虽然不多,但它的炮制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这种方法能增强药物的滋补作用和杀灭药物酶的活性,稳定药物的效能,同时还能减轻或消除药物的毒性。如生地黄经蒸制后由寒凉转为温补。黄芩经过煮制或蒸制,既便于切制,又有消除酶的活性,保存黄芩甙有效成份的作用。川乌、草乌经过水煮后,可消除对人体有害的毒性。然而,目前市场供应的熟地,由于蒸煮火候不到,从色泽上即可看出根本不能起到滋阴补血的作用。有的医疗单位在切制黄芩时,常用水洗润软切片,从而使黄芩甙受到破坏,直接影响药物的效能。

    综上所述,药物炮制的好坏,是药物能否发挥效用的关键。同时与医疗效果关系也是相当密切的。作为从事中药炮制加工的同志,如果不能按照有关药物炮制规范为临床治疗提供合格的中药饮片,那么即使医生的医疗水平再高,诊断准确无误,最终也是很难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的。因此,这就要求负责中药炮制加工的同志,务必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有关中药炮制规范进行加工炮制。为提高药品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尽职尽责。

    (收稿日期:2012—07—23) (编辑:陈春梅), http://www.100md.com(叶正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