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118
编号:13766396
浅谈现代护理模式下的护患沟通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118
     【关键词】护理;患者;沟通

    护理工作是具有较强技术性、服务性、与人密切接触的医疗工作,高质量的护理对保障患者安全、挽救患者生命、促进患者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 护理工作的重心只是机械的执行医嘱和进行常规技术操作,把疾病护理作为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护理人员极少与患者沟通交流,从而形成只关心疾病不关心患者的机械的工作模式。而如今,在倡导整体护理下的新的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把护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围绕人的病理、生理、心理进行的全方位护理,要树立以患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因此,现代护理理念要求护理人员必须掌握基本的交流沟通技巧。

    1语言沟通

    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曾经说过:“医生有两种东西能治病,一是药物,二是语言。”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语言与护理工作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 护士在为患者服务时,语言交流贯穿于整套护理全过程,是护患心理情感交流的桥梁,语言艺术在提倡优质整体化患者服务过程中尤为重要。在语言沟通中,要避免使用伤害性语言。伤害性语言会带给人伤害性的刺激,这种刺激通过人体传导机制扰乱人体的生理平衡,并随着刺激强度及持续时间,不断加重病情。临床上容易引起严重后果的伤害性语言有以下几种。
, 百拇医药
    1.1直接伤害一般是指直接对患者进行指责、训斥、讥讽以及患者不愿意听到的语言。例如,医护人员直接对患者说:疾病治疗无望等。

    1.2私语或耳语患者因为迫切想了解自己的病情,会格外留意医务人员的语言。如果医护之间或护护之间在患者面前私语或耳语,患者因为听不清楚或者听得只言片语,会妄加猜疑而产生错觉,可能导致患者病情加重。

    1.3消极暗示医护人员消极或者冷漠的语言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消极情绪。例如,面对将行手术患者的担忧,护士淡漠的说:“手术都有死人的,谁敢保证”结果是患者惧怕手术,导致延误治疗。

    2非语言性沟通

    非语言性沟通是指医护人员通过日常行为、举止、表情等与患者进行沟通。护理人员整洁大方的仪容仪表能带给患者安全感和被尊重感,护理人员和蔼可亲、从容安详的举止亦会赢得患者的信任和好评。
, 百拇医药
    3护患沟通存在的问题

    3.1对执行的护理操作不予解释护理工作的技术操作性很强,要顺利完成每一项操作,必需要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但是,很多护理人员对其实施的护理行为不屑于向患者做解释,导致患者不愿意或者不接受、不配合护士的护理操作,其结果是既影响了操作治疗,又使得患者对护理操作中可能出现的不足不能谅解,从而引发护患矛盾。

    3.2对委托陪护的护理交待不清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由于配备不足,一些常规的简单护理工作就自然委托给患者或其陪护来做。在委托过程中,如果护理人员没有向患者或其陪护交待清楚相关事项,导致患者及其陪护不能很好完成委托的护理工作,则可能造成患者身体损害或引发医疗纠纷。

    3.3护理风险告知缺失护理工作是医疗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体执行医嘱的工作,因此护理工作风险很大。护理人员只有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履行告知义务,保障患者享有知情同意权并积极配合治疗,才可规避风险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
, 百拇医药
    3.4对治疗的副作用或并发症交待不清疾病在治疗过程中都可能产生副作用或者并发症。对于可预见的治疗副作用、并发症,护理人员应当及时告知患者或其家属。但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往往不向患者或家属做这样的交待,故易引发不良后果产生纠纷。

    3.5缺乏生活沟通护理人员的护理职责,除治疗之外还应涉及患者的生活、休息等非医疗护理方面。在日常工作中,护理人员经常会忽视生活护理,缺乏与患者的一般性沟通与交流,结果使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不了解、不信任,从而引发纠纷。

    4良好护患沟通的技巧

    4.1用心沟通护理人员的言语、表情可以对患者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护理人员热情的微笑、亲切的语言、轻柔的举止、认真的操作会在无形之中给患者安全、温暖、信任乃至圣洁的心理感受,这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沟通。

    4.2沟通环境和时间的选择面对社会不同层面、不同个性的患者群体,护理人员要学会在工作中应随机应变。在护理治疗过程中,要随时随地的了解患者的思想变化和对疾病的态度,选择适当的环境和时间,有针对性的与病患进行沟通,以达到最佳的沟通效果。
, http://www.100md.com
    4.3调动患者积极性在护理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密切配合是疾病治疗的基础,也是护患沟通的基础。因此护理人员要通过良好的护患沟通,调动患者战胜疾病和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完成疾病的最佳治疗。

    4.4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护理人员需要通过经常不懈的努力学习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使患者产生钦佩感及安全感。

    4.5沟通时要用符合礼仪要求的日常护理用语如“请”、“谢谢”、“请稍候”等,对患者的称谓可视年龄职业而选择不同的称呼,不可用床号称呼患者。患者入院时护士要站起来迎接表示尊重与欢迎,对出院患者一般不说“再见”,可说“定期复查”、“请多保重”等。

    4.6护士在为患者进行护理技术操作时,应耐心地向患者解释(1)操作前解释:解释本次操作的目的、方法及患者的准备、感受等,取得患者的同意。(2)操作中指导:具体交代患者配合的方法,使用安慰性语言及鼓励性语言鼓励患者。(3)操作后嘱咐:询问患者的感觉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交代必要的注意事项,感谢患者的配合。

    【收稿日期】2011-04-19

    (本文编辑:刘曾敏), 百拇医药(吴海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