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209
编号:13494469
感染期和非感染期先天性耳前瘘管患者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3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209
     [Key words] Surgical treatment; Congenital; Preauricular fistula; Infected period; Non-infected period; Clinical effect; Recurrence rate

    先天性耳前瘘管是临床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它属于先天性的外耳疾病,可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1-2]。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而瘘管多表现为长短不一的狭窄窦道或盲管,瘘管可呈分支样,按压管腔内可见有少许乳白色豆渣样物或黏液溢出[3]。先天性耳前瘘管容易出现感染,且往往反复发作[4]。数据统计显示[5],感染型的先天性耳前瘘管在其中占比80%以上,而先天性耳前瘘管发生感染的患者在瘘管附近会出现化脓及肿痛。先天性耳前瘘管需要采用手术方式治疗,切除瘘管,但是对于发生感染的先天性耳前瘘管临床多采用分期治疗,首先采用抗生素或切开脓肿病灶、引流排脓的方式进行控制感染病灶,再采用手术切除治疗,缝合创面,这种方式治疗的周期长,患者承受的痛苦也较多,且术后还容易反复感染[6]。有学者发现[7],在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期,也能直接采用手术切除治疗。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期和非感染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感染期和非感染期先天性耳前瘘管患者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l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35例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期患者作为观察组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1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