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207
编号:13499165
颅内压监测下侧脑室穿刺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脑室内出血的临床效果(3)
http://www.100md.com 2020年3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207
     两组患者术后第3天的血肿排空率均高于同组术后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3天的血肿排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2.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3、7天GCS评分的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的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7天,两组患者的GCS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两组患者的GCS评分高于同组术后第3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3、7天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3讨论

    脑室内出血致残率高达82%,属于神经系统常见病,早期可因为血肿破入脑室,形成脑疝,促使颅内压升高,导致脑脊液循环受阻[8],随着疾病恶化,还可在脑干和下丘脑受压后引起功能障碍,增高颅内压和脑室积血,进而引发重要脏器功能受损、衰竭,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为了降低临床病死率,还需加强临床治疗,以免诱发脑水肿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09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