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9年第36期
编号:13432329
乙肝病毒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肝功能及血常规的影响(3)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2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36期
     HBV是引起肝损害的常见原因,肝损害机制可能为免疫损坏,而HIV病毒主要侵犯免疫系统,有研究[10-12]发现HBV可加重AIDS患者肝脏损伤程度,ALT、AST是表现肝损伤的重要指标。HBV-DNA是HBV感染最直接、特异性强和灵敏性高的指标,HBV-DNA阳性,提示HBV复制和有传染性。HBV-DNA越高表示病毒复制越厉害,传染性强。有研究发现HBV-DNA与肝损害程度成正相关[13-14]。本研究结果显示,HIV1组ALT、AST高于HIV组、HIV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损害程度较重,提示HBV-DNA阳性患者的肝损害程度较重,因此在治疗AIDS的同时,建议适时抗HBV治疗,减轻肝损害。

    HIV可使骨髓造血功能受到影响,引起类似血液病的改变,有研究发现[15-17]HIV可导致WBC、淋巴细胞下降,不同程度的贫血及PLT减少。慢性HBV感染可引起脾功能异常,导致血常规三系减少,亦可引起骨髓造血异常,导致血象改变。HIV、HBV双重感染可能加重血象异常。本研究结果显示,三组间的WBC、H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7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