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9年第32期
编号:13440816
抗精神病药导致的锥体外系反应药物治疗研究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1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32期
     [摘要]抗精神病药导致的锥体外系反应(EPS)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十分多样化,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及预后造成了严重影响。对于EPS的治疗,一般采用的药物治疗方法有盐酸苯海索、普萘洛尔和苯二氮?类抗精神病药物,但是这些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多巴胺受体部分激动剂在治疗EPS的部分机制与本文研究内容一致,但是在治疗效果方面仍然需要更多基础性研究以及小样本研究数据的证实。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针对静坐不能以及类帕金森综合征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同时也得到优质临床研究结果的证实,然而,针对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还需进一步验证。单胺类囊泡转运体Ⅱ受体拮抗剂针对抗精神病药导致的迟发性运动障碍(TD)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安全性很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就抗精神病药导致的EPS药物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抗精神病药;锥体外系反应;5-羟色胺

    [中图分类号] R74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9)11(b)-0032-04

    Research advances on drug therapy of extrapyramidal symptom induced by antipsychotics

    GAO Wei-cai HAN Xia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
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83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