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9年第22期
编号:13414403
早期干预在晚期早产儿不同时期的应用效果(3)
http://www.100md.com 2019年8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22期
     早期干预組的大运动行为、精细运动行为、个人-社交行为、语言行为和适应性行为评分均高于普通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的大运动行为、精细运动行为、个人-社交行为、语言行为和适应性行为评分稍高于早期干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普通护理组和早期干预组后遗症发生率的比较

    早期干预组的后遗症发生率低于普通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讨论

    由于晚期早产儿外表与足月儿较为接近,因此以往临床上将其认为已经发育成熟的新生儿,对于晚期早产儿的重视度不高,并未开展足量神经发育风险研究。随着选择性剖宫产率的高加,使晚期早产儿发生率呈增高趋势,对晚期早产儿肢体和智能发育的预后也受到学者们的重视[7-10]。有研究认为,相较于足月儿,晚期早产儿的患病率是前者的7倍左右[11]。也有研究认为,相较于足月儿,晚期早产儿的精神发育迟滞、脑瘫等神经发育障碍风险提升1~2倍[12]。随着晚期早产儿的出生率增高,所引发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也呈逐年升高趋势,因此针对晚期早产儿开展早期干预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4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