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9年第22期
编号:13414386
社区不同人群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知识、态度和行为比较(3)
http://www.100md.com 2019年8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22期
     [3]王文绢,刘小丽,陈波,等.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知识、态度、行为评价量表的研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6,50(1):40-49.

    [4]王文绢,董晶,任泽萍,等.糖尿病高危人群生活方式干预知识、态度、行为评价量表的效度、信度及可接受性评价[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6,50(7):584-588.

    [5]王文绢,董晶.糖尿病高危人群生活方式干预知识、态度、行为评价量表的研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6,50(7):577-583.

    [6]胡池,徐勇,吴婵,等.2007~2016年宜昌市城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及早死概率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8,29(1):72-74.

    [7]吴永泽,王文绢,冯浓萍,等.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知识、态度、行为评价简化量表效度、信度与可接受性评价[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6,50(7):589-593.

    [8]王华,唐宇明,王良友,等.临海市农村社区高血压人群相关危险因素KAP调查情况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8,38(3):338-341.

    [9]李思瑜,林海江,王良友,等.台州市四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报告发病率分析[J].预防医学,2017,29(2):177-179.

    [10]陈萍好,梁卫萍,王美秀,等.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认知情况及干预效果分析[J].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17,15(1):44-45,40.

    [11]崔琳林.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认知教育、预防和治疗[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21(23):3541-3542.

    [12]黄荣超,卢秀梅,覃凌峰,等.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现况调查[J].应用预防医学,2017,23(4):271-275.

    [13]陈恩晃.关于社区居民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认知的调查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21(11):143-144.

    [14]陈果.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管理方面健康教育宣传的意义[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2):161-162.

    [15]余立.定期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健康指导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2014,15(32):325.

    (收稿日期:2019-03-07 本文編辑:祁海文), 百拇医药(陈尧)
上一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