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9年第19期
编号:13419998
彩超在中老年肿瘤患者PICC置管术后并发上肢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7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19期
     1.2方法

    EPIQ 5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购自飞利浦公司,探头频率6~10 MHz,滤波频率为50 Hz,彩色取样框调整合适大小,保持血流方向与声速的角度<60°。患者取仰卧位,上肢外展、外旋;从胸骨柄开始,长轴切面显示,辅以短轴切面,检查多普勒血流信号,向远端追踪,依次检查锁骨下静脉、腋静脉、肱静脉及上臂浅静脉,包括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全程。判断是否有静脉血栓,并记录随访,为临床治疗提供诊断依据[4-5]。

    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标准:①动脉管腔有实质性回声,管腔未被压瘪;②静脉血流频谱发生失去期性改变;③管腔内血流信号出现充盈缺损现象;④挤压肢体远端血流信号消失或减弱;⑤乏氏反应明显消失或减弱[6-7]。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其检查结果并计算彩超检查诊断上肢静脉血栓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观察患者的静脉血栓分布情况。灵敏度=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阴性例数)×100%;特异度=真阴性例数/(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100%;准确率=(真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1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