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9年第10期
编号:13344915
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错配修复蛋白和p53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4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10期
     [Key words] Endometrial adenocarcinoma; MSH2; MSH6; MLH1; PMS2; p53; Immunohistochemistry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是世界范围内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1-2]。子宫内膜癌中最常见的组织类型是子宫内膜样腺癌(endometrial adenocarcinoma,EA),占其中的80%~85%。子宮内膜癌每年的新发病例大约是15万例,位列女性癌症的第五位[3]。近年来,我国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发病年龄渐趋年轻化,严重危害女性健康[4]。在大多数情况下,早期子宫内膜癌仅通过手术就可以治愈,发生侵袭和转移后其预后很差。

    EA常见的分子遗传学的改变有抑癌基因PTEN的突变、肿瘤抑制基因p53的突变、KRAS原癌基因的突变及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MSI涉及DNA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基因的突变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8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