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9年第5期
编号:13322775
认知行为疗法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2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5期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在干预前、后及出院后3、6、12个月,由接受过相关培训的精神科医生,使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9]、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nsight and treatment attitude questionnaire,ITAQ)[10]及自编服药依从性调查表,分别评定两组研究对象的病情、自知力、治疗态度和用药依从性。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及出院后3、6、12个月的BPRS评分、ITAQ评分及服药完全依从率。

    评价工具如下,①BPRS量表:总共有18项,总分(18~126分)、单项分(0~7分)、因子分(0~7分)和廓图。总分和疾病是否严重性呈正相关性,得分高的患者,其病情越严重。该量表的评定工作需由通过相关培训的精神科医生才能开展。②ITAQ问卷:总共有11项,主要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及服药态度的评价,根据回答的完整程度,分成3个等级,0分=没有认识;1分=部分认识;2分=完全认识。得分范围为0~22分。③自编用药依从性调查表:其标准最要分3个层次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7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