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8年第23期
编号:13282355
微创直接前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疗效对比(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8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23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直接前入路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60~78岁,平均(71.3±5.6)岁;发病类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5例,髋关节骨关节炎13例,股骨颈骨折10例,类风湿关节炎2例。后外侧入路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61~79岁,平均(72.4±5.8)岁;发病类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6例,髋关节骨关节炎12例,股骨颈骨折11例,类风湿关节炎1例。纳入标准:两组均为初次全髋关节置换、体重指数<30 kg/m2。排除标准:外展肌力丧失、快速进展神经病变、肥胖、严重的骨质疏松患者。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在知情同意情况下进行本研究。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直接前方入路组:患者取仰卧位,全身麻醉,首先对髂前上棘和股骨大转子的位置进行确认,自髂前上棘外侧两横指远端两横指处逐步做切口,向远端做1个6~7 cm的切口,逐步将皮肤、皮下组织、筋膜切开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3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