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8年第22期
编号:13283876
基于磁共振影像重建技术的三维打印膝关节疾病模型在骨科教学中的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8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22期
     1三维打印膝关节疾病模型的构建

    基于磁共振影像重建技术的三维打印膝关节疾病模型的构建方法包含区域生长法图像分割、图像域值处理、轮廓插值及灰度插值等几个步骤,构建了包含胫骨、股骨、胫股骨端软骨及半月板5个部分完整的膝关节三维打印模型[4]。三维打印膝关节模型具有以下特点[5]:①胫股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比较好,可用于膝关节相关力学的分析,可使学生更好地体会膝关节力学的原理及力度。②该模型的构建源于活体膝关节的磁共振影像,可更加真实地反映膝关节的解剖机构和相对位置关系。学好骨科学必须先熟悉骨科的相关解剖知识,只有掌握了膝关节准确的解剖定位,才能根据患者相关症状、体征做出对膝关节相关疾病的正确诊断。③该模型包括胫股骨端软骨和半月板软组织,有利于进一步探讨其在膝关节运动中的运动规律及力学特性,能激发学生对膝关节的进一步研究,同时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膝关节的理解和探讨膝关节未知的疾病。

    在骨科教学中,要求学生学习的不仅仅是疾病的病因、定义、诊断及治疗等,更需要掌握及准确认识相关病变部位的解剖结构、空间位置、几何形状以及与周围组织器官之间的位置关系。在教学中,骨科学的教学一般安排在大三下学期或大四上学期,学生此时对大一学过的相关解剖学知识有所遗忘,因此如何将临床见习经验与基础理论知识相结合,并且能够学以致用,成为骨科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点及难点[6]。三维打印膝关节模型的构建,有利于学生对膝关节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加深学生对膝关节解剖知识的理解,进而收到较好的骨科教学效果。

    2三维打印膝关节疾病模型与骨科教学

    众所周知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9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