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8年第19期
编号:13290639
丁苯酞对急性分水岭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的影响及近期疗效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7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19期
     [Key words]Watershed cerebral infarction;Butyphthalide;Lysophosphatidic acid

    分水岭脑梗死(cerebral watershed infarction,CWI)是脑内相邻两条及以上动脉供血区间的交界区或边缘带发生的脑梗死,约占全部脑梗死的10%,易进展加重,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是脑梗死治疗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目前认为血流动力学障碍和动脉-动脉栓塞可能是其主要发病机制[1-2]。丁苯酞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国家I类新药,已在治疗CWI方面取得较好效果,主要通过改善缺血区侧枝循环、保护线粒体功能及微血管内皮完整性发挥良好作用[3],但CWI进展加重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明确,有学者指出血小板活化可能在急性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疾病进展中起重要作用[4]。血浆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是血小板活化的生化标记物[5],是缺血性脑卒中血栓形成的研究热点。但目前有关丁苯酞作用机制与血小板活化之间的研究相对较少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15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