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8年第19期
编号:13290636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失眠症患者的效果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7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19期
     1.3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两组治疗前后睡眠障碍及睡眠质量,其中睡眠障碍评分采用睡眠障碍量表(SDRS)进行0~4级评分,该量表包括10个条目,即早段失眠程度、早段失眠频度、中段失眠程度、中段失眠频度、末段失眠程度、末段失眠频度、睡眠充分与否、睡眠长度、醒后不适感及睡眠质量,重度症状记为4分,中度症状记为3分,轻度症状记为2分,偶尔出现症状记为1分,无症状记为0分,得分越高表明睡眠障碍越严重[6]。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PSQI)判定睡眠质量,包括睡眠障碍、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等,总分为21分,得分越高表明睡眠质量越差[7-9]。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处理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DRS评分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D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SD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SD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评分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7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