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8年第12期
编号:13229435
壮药藤苦参中强心苷的含量测定及不同产地、采收季节对药材含量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4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12期
     [Key words]Streptocaulon griffithii;Cardiac glycosides;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Producing area;Harvesting season

    壮药藤苦参(Streptocaulon griffithii Hook.f.)为萝摩科(Asclepiadaceace)植物马莲鞍的干燥根,分布于广西、云南、印度、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和马来西亚等地,别名古羊藤、老鸦咀、毛青才、南苦参、奶藤、马达、红马连鞍、虎阴藤、老鸦嘴,其木质根被用于治疗感冒发热、肠炎、痢疾、胃痛、跌打肿痛、毒蛇咬伤等症。藤苦参属广西特色、大宗、壮瑶药材,为部颁标准民族医药产品及知名壮成药外感风痧颗粒(片)的主方药,是傣药经方雅叫哈顿散中的主治药之一。张琳等[6]报道从藤苦参根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19个化合物,其中9个为三萜皂苷元,8个为强心苷类成分,还有其他成分。这19个化合物为:α-香树脂醇乙酸酯、羽扇豆醇乙酸酯、11-乙氧基-3-乙酰基-12-乌苏烯-3-醇、11-酮-α-香树脂醇乙酸酯、α-香树脂醇、羽扇豆醇、24-亚甲基环木波罗烷醇、环木菠罗-23-烯-3β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93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