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8年第9期
编号:13233511
中医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进展(3)
http://www.100md.com 2018年3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9期
     4.3痰阻血瘀证

    《圣济总录》认为“脉道闭塞,津液不通”故可形成痰邪[15];《诸病源候论》中指出: “诸痰者,此由血脉壅塞,饮水积聚而不消散,故成痰也”提出了痰瘀同源的观点[16]。由于老人脏腑亏虚,肝肾无源滋养,阳气失去温煦,瘀血、痰浊互生。瘀血、痰浊二者虽然名称不同,但均属于阴类病理产物。瘀血是因元气不足,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而成;痰浊则由津液失于阳气蒸化而生;津血同源,所以痰浊与瘀血常搏结而生、互为因果。正如《血证论》谓“痰水之壅,由瘀血使然……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17]”。阮威君[18]自拟化痰祛瘀方(瓜蒌、薤白、红花、半夏、丹参、枳壳、茯苓、柴胡、桔梗、当归、牛膝)治疗32例UA患者,结果显示化痰祛瘀法可以明显降低CRP、HCY,起到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抗炎功能。马平[19]用自拟瓜蒌薤白半夏汤(薤白、葛根、竹茹、党参、半夏、陈皮、全瓜蒌、桂枝、郁金、白芍、柴胡、甘草)治疗55例UA患者,服药56 d后治疗总有效率92.73%,验证了自拟瓜蒌薤白半夏汤具有益气散瘀、活血化痰、疏肝通脉止痹的功效。

    4.4心肾阳虚证

    《素问·调经论》记载:“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20]。”《金匮要略》记载: “(心) 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21]。”然而心肾同属少阴,肾阴亏虚,五脏之阴不得濡养,水不涵木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5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