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8年第6期
编号:13240030
H7N9禽流感防控展示我国传染病防治能力和水平(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2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6期
     “四抗二平衡”显著降低病死率

    李兰娟教授说,针对感染H7N9病毒后患者出现严重呼吸衰竭,病死率很高这一情况,研究团队进行顶层设计,科研与临床相结合,一方面积极抢救病人,一方面马上采集血液,进行细胞因子检测、病毒检测等,对H7N9病毒开展了多因素、多角度的发病机制研究。从分子水平明确了病毒传播的分子机制;基因水平明确了基因突变与致病力的关系;蛋白水平明确了病原的致病机理;结构水平明确了病原结构;免疫水平明确了疾病的免疫学特征;组织病理水平明确了组织病理特征,创立了发病机制研究新体系,该体系为快速明确新发传染病发病机制,为新发传染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并在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治中得到充分展示。

    研究人员首次揭示了H7N9病毒从禽向人传播的关键分子机制,首次发现H7N9病毒的双受体结合特性,导致病毒既可以感染禽又可以感染人;首次发现病毒PB2蛋白的701位点突变导致病毒与哺乳动物呼吸道上皮细胞受体亲和力增加,是导致禽传人的关键分子基础;首次证实了H7N9病毒可在雪貂等哺乳动物间有效传播。马尔堡大学病毒学家Hans-Dieter Klenk教授认为,研究揭示了该病毒(变异)有造成流感大流行的潜力,对研究病毒进化有重要作用。临床发现重症患者第6至第7天时双肺都会出现严重水肿,通过对40多个细胞因子的检测发现患者细胞因子明显增加,首次揭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重症患者存在“细胞因子风暴”。通过对死亡病例肺组织病理组织研究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2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