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8年第3期
编号:13245889
机能学设计性实验教学反馈及对策(1)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3期
     [摘要]开展机能学设计性实验能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科研创新意识、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是调动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也促进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推动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结合10年来的实践与探索,笔者就机能学设计性实验的现状和学生反馈等方面进行总结和探讨,同时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机能学;设计性实验;教学反馈;对策

    [中图分类号] R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8)1(c)-0167-04

    Feedback and countermeasures of functional science design experiment teaching

    HUANG Yan-feng

    The Functional Experiment Teaching Center,Youjiang Medi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Baise 533000,China

    [Abstract]To carry out the functional design experiment can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of practice,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applying knowledge,is the effective means to mobilize students′ learning,but also promote the teachers improve their own quality,promote the basic medic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form.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10 years,The author makes a summary and discussion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functional science design experiment and the feedback of the students.At the same time,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the problems arising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ation.

    [Key words]Functional science;Designing experiment;Teaching feedback;Countermeasure

    随着 21 世纪高等医学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目标的提出和现代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机能实验学的教学体系、内容、手段等多个方面的改革日趋深化[1]。机能学实验教学是医学院校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多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和技能培训课[2]。近年来,设计性实验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导向,其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良好途径[3-4]。为此,2007年我们在机能学实验教学中陆续开展了设计性实验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但在实验教学带教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我校机能学设计性实验教学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反馈并提出对策,以期为完善机能学设计性实验教学提供参考。

    1 机能学设计性实验教学现状

    1.1机能学实验的组成

    我校于1999年对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生理学这3门学科的实验课进行整合、组成了一门跨学科、多层次的综合性学科——机能学实验。2006年开始实施机能实验教学的改革,课程内容分3部分:一是基本实验操作技能与相关学科的验证及经典实验,二是综合性实验,三为设计性实验。

    1.2设计性实验的实施方法

    1.2.1 目的 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机能实验知识和技能解决医学的某些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创新精神、团队合作意识[5],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同时也为以后的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1.2.2 对象 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学生,第 5学期开课,每班人数约56人分12小组,每组 4~5 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设计性实验。

    1.2.3实施的方法 总课时数15 学时,分5次进行授课,每次课3个学时。①实验前准备:于第 4学期末进行授課,带教老师介绍设计性实验的目的、意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实验数据的收集处理和统计,实验设计申请书及论文的撰写,实验室现有的仪器、药品、耗材等有关实验内容。同时公布机能设计性实验公共邮箱(包括设计性实验实施的具体要求与流程、仪器、药品、耗材使用明细、设计性实验开题报告的范本、论文书写的格式范本等)的用户名和密码。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围绕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及药理学专业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按照选题的原则,即创新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精确性原则和简约性原则[6],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选题,完成实验申请书的方案设计。②开题报告:每个小组推荐一名优秀学生用PPT进行开题汇报,汇报内容包括研究背景、实验目的和步骤等,小组其他成员给予补充,汇报结束后对其他组同学提出的问题和看法进行答辩,最后老师根据实验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创新性给予评价,肯定优点,指出缺点并提出修改意见。各小组根据老师和同学提出的意见进一步完善设计方案并提交指导老师审阅,老师批改后初步定下实验方案。老师和其他组学生根据开题的质量、报告者的仪表、语言的表达、逻辑性、幻灯的制作、实验设计方案的汇报、团队协作、答辩情况等方面综合评定。开题报告成绩=教师评定占70%+小组互评占30%。③预实验: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及时准确地做好实验记录,通过实验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老师起指导作用,在关键步骤上把好关,并根据预实验过程中各小组的实验操作、团体协作等综合情况给出评分。④正式实验:每个小组根据预实验的结果,重新修改或补充实验方案并上交老师审阅,最后独立完成实验,并做好记录。评分同上③。⑤结题报告:要求学生将实验结果整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严格按照本校学报论文的格式书写实验论文,每个小组推荐一名优秀学生用PPT进行结题汇报。实验论文质量由指导老师根据论文的层次是否清楚,文字是否精练,语句是否通顺,书写是否工整,图表是否正确,分析讨论是否科学,逻辑推理是否合理,参考文献是否规范等,综合评分。, 百拇医药(黄彦峰)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