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7年第29期
编号:13102620
俯卧位肺复张对重症肺部感染低氧血症患者氧合指数、肺内分流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分析(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29期
     [2]郭利民.俯卧位肺复张在重症肺部感染低氧血症临床治疗中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8):56-57.

    [3]陈卫民,黎银焕,廖桂生,等.俯卧位与仰卧位肺复张对重症肺部感染低氧血症患者疗效的比较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5,22(9):1181-1182.

    [4]房晓薇,吴利东.压力控制法肺复张预防老年患者腹部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6):1552-1553.

    [5]丁雯,沈亮,项明洁,等.小潮气量联合肺复张策略对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早期肺部感染的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36(11):1617-1621.

    [6]柳莹,刘莉莉,顾素莲,等.ICU护士主导的肺复张安全管理机制在老年肺部感染伴低氧血症患者中的应用[J].江苏医药,2016,42(21):2417-2419.

    [7]韩旭东,黄晓英,葛志华,等.俯卧位通气治疗中重度ARDS 的价值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14,(4):310-313.

    [8]赵丰莹.俯卧位肺复张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实用医技杂志,2016,23(4):394-395.

    [9]贾明,周晔,周啸,等.术后早期肺复张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肺氧合功能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4,34(4):442-445.

    [10]韓炳智,韩韬,吴志峰,等.重症吸入性肺炎合并ARDS患者行俯卧位机械通气时氧合、血流动力学及气道引流的研究[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4,13(1):78-81.

    [11]王琼娅,马雁,李莞婷,等.仰卧位或俯卧位肺复张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疗效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 35(23):6804-6806.

    [12]周翔,刘大为,隆云,等.俯卧位通气联合肺复张对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华内科杂志,2014,53(6):437-441.

    [13]刘颖,兰青,王迪芬,等.压力控制肺复张法联合俯卧位通气救治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经验[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7,29(2):177-178.

    [14]徐盈,张燕芳,陈国兵,等.俯卧位机械通气对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动脉氧合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12):1346-1349.

    [15]张绵,胡亚兰,袁超,等.俯卧位通气治疗重症ARDS的疗效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8):79., 百拇医药(邹新辉 罗伟文 钟映玉)
上一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