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7年第26期
编号:13107764
自拟乙肝康汤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湿热内蕴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研究(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9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26期
     中医学无慢性乙肝之病名[8],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和发病特点分析应属于“黄疸、胁痛、臌胀、虚劳、积聚”等范畴,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说法颇多,目前尚无定论,较为统一的观点是本病发病与湿热疫邪之毒密切相关,正虚邪恋,本虚标实为其病理机制,湿热疫邪内侵,肝失疏泄,肝郁乘脾,脾失健运,病久则累及于肾,或致瘀血阻络,最终导致气血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9]。本次入选的病例全部为中医辨证属于湿热内蕴证的患者,也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较多见的证型,采用自拟乙肝康汤[10],中药药理学研究[11]也证实茵陈、金钱草、虎杖、郁金、黄芩、柴胡、五味子有保肝降酶、利胆、抗氧化的作用,其中茵陈、金钱草对HBsAg有抑制作用;赤芍、丹参有保肝降酶和抗肝纤维的作用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288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