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7年第18期
编号:13090023
PDCA管理理念在严重创伤患者院内转运中的运用效果(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8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18期
     1.2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方式进行院内转运,包括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通知相关科室做好准备、护送患者至相关科室等。观察组采用PDCA管理理念进行院内转运。①计划(P).对以往院内转运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导致转运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患者因素:院内转运过程中最大的危险因素为与病情有关的危险事件,常见的为循环、呼吸、中枢神经系统的急剧恶化,此时监测设备、治疗设备、治疗用药受限,容易引起危险事件的发生;b.家属因素:部分患者家属情绪过度紧张或不稳定,对转运认识不足,担心降低对患者的救治效果,影响转运工作的开展;c.医护人员因素:在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配备不足或由年轻护士、实习护士、实习医师陪伴,在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未能及时作出判断和处理;d.管理因素:在转运工作开始前,与辅助检查科室、接收科室、电梯间未妥善协调,导致转运过程费时长,或接受科室未完善监护设备、吸氧装置等准备,使患者不能及时的接受治疗或监护;e.设备及物品因素:转运过程中,可携带性监护仪、微量泵等设备异常而不能对患者病情进行持续性的监测;转运工具选择不当、搬运过程不顺利均可能导致患者缺氧、机体损伤、置管滑脱等不良情况。根据存在的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干预计划,包括制定院内救治指引、加强业务水平的培训、加强转运途中的监护等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8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