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7年第18期
编号:13090172
替罗非班对ASTEMI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术患者心功能及hs—CRP影响(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8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18期
     2.3两组心肌灌注血流分级及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的比较

    两组的心肌灌注血流分级及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讨论

    PCI术是ASTEMI的常用治疗手段,可使梗死部位的动脉快速再通,避免梗死面积进一步增大。但多项研究显示,PCI术的实施可存在诸多并发症,如置入过程中可对冠状动脉内膜造成损伤甚至撕裂,导致血小板激活,使梗死的相关血管慢复流,甚至出现无复流的情况,而此可严重影响临床疗效[7-10]。同时,无复流现象还与微血管再灌注损伤、血栓形成等因素密切相关。积极有效的抗凝、抗再灌注伤治疗是减少无复流现象的有效举措,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是目前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在预防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及促进梗死后缺血组织功能恢复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11-12],但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在抗血小板方面仍存在一定不足,均分别作用于血小板活化的某一途径,且抵抗现象的发生率较高[13]。替罗非班是一种高特异性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可作用于血小板聚集的最后通路,弥补了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的不足[14]。

    替罗非班可通过RGD序列竞争性占领血小板GPⅡb/Ⅲa交联位点,竞争性地对纤维蛋白原介导的血小板聚集起到抑制作用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6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