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7年第15期 > 正文
编号:13050052
早期智力干预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5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7年第15期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应用Gesell量表(北京市儿童保健所,1986年版)对患者发育商(DQ)进行测试,应用0~6岁儿童发育诊断法,计算各能区DQ,能区涉及大动作能、言语能、精细动作能、应人能、应物能[4]。若评分≤85分视作异常,评分>85分视作正常;②对患儿意识恢复时间、肌张力恢复时间、原始反射恢复时间进行观察和记录;③疗效指标。显效:患儿嗜睡等体征消失,DQ评分改善>50%;有效:患儿嗜睡等体征基本消失,DQ评分改善20%~50%;无效:患儿嗜睡等体征未变,DQ评分改善<20%,总有效=显效+有效;④应用自制问卷调查表,记录患儿家属满意度。调查内容包括患儿昏迷情况、意识情况等内容,共10项,满意为1分,一般为0.5分,不满意为0分。分值≥9分,为满意;>7~<9分,为一般;<6分,为不满意;⑤应用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分法对患儿的神经行为进行评分,内容包括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行为能力、原始反射能力、一般评估,共20项,满分为40分,分值越高表明情况越好[5]。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4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