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7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3064685
李斌:基本医保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压舱石”
http://www.100md.com 2017年3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7年第8期
     3月11日上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召开记者会,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副主任王培安和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王贺胜,就“‘十三·五’开局之年卫生计生改革发展”的相关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关于社会各界最为关心的医保问题,李斌表示,基本医保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压舱石”。去年经过一年的努力,已经实现了省内异地直接进行结算。今年还要加大力度,加速推进信息化系统建设和全国联网的工作,要健全跨省异地就医的协作机制。

    国家卫计委工作落实年的“1、5、3”

    2016年,随着“一纲要、两规划”(《“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十三·五”深化医改规划》)的印发,标志着健康中国建设,从思想到战略,从纲领到行动的顶层设计基本形成。因此,国家卫生计生委2017年的主要任务是将“路线图、时间表细化为施工图,围绕‘1、5、3’这三方面抓好落实工作”。

    据李斌介绍,“1”是牢牢把握“健康中国”建设主线。“5”是指建立5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即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和综合监管制度。“3”是指开展3个行动改善民生:一是推进健康扶贫工程,要精准施策,着力解决好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二是深入实施改善医疗服务的行动,围绕患者的需求,从挂号、护理、日间手术、日间诊疗、急诊急救和服务态度入手,提升群众就医的获得感;三是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改水改厕、城乡环境整治、重大疾病的防治等工作。

    医联体试点有四种典型形式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三级公立医院要全部参与并发挥引领作用。”因此,医联体建设上升为一项国家层面的政策。李斌将医联体建设视为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抓手,“通过医联体建设,使大的医院能够舍得放,基层机构能够接得住,老百姓能够愿意到基层去看病。”

    同时,李斌还介绍了医联体试点的4种典型形式:首先是城市医联体,又分为紧密型和松散型,主要由三级医院作为牵头单位,吸纳二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参加,形成一个医联体。

    其次是在县域的范围内,现在比较好的一种形式叫做“医共体”。把医保的支付方式改革和医共体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从预防、治疗、康复,提供一体化的服务,把县、乡、村连起来。

    第三种形式为跨区域的专科联盟。

    第四种形式是针对边远地区开展远程医疗,建立远程医疗协作网。

    今年将全面取消药品加成

    “2017年要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部取消药品加成。这意味着我国公立医疗机构将彻底告别以药补医时代。”王贺胜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核心是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

    2011年基层公立医疗机构取消药品加成,2015年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2016年200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全部取消了药品加成。2016年,公立医院药占比由2009年的46%降到40%,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群众医疗负担,“据不完全统计,今年预计将再次为群众节省药品费用600亿至700亿元。”

    如何进一步破除以药补医?王贺胜表示,首先必须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三医联动”和合理的利益导向与激励机制三原则。

    其次,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腾空间,就是开展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全流程改革,挤压药品价格虚高水分。调结构,就是把降低药品价格、规范医疗服务行为腾出的空间用于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把检查检验价格降下去、服务价格提上来。保衔接,就是医保支付和财政补助政策同步跟进、无缝对接,确保群众负担总体不增加。

    第三,充分保护和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医疗行业培养周期长、职业风险高、技术难度大、责任担当重,不同于一般行业。针对当前医务人员最关心的薪酬待遇、发展空间、职业环境等问题,将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积极开展公立医院薪酬制度的改革试点。

    基本医保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压舱石”

    在谈到基本医保制度的相关问题时李斌指出,基本医保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压舱石”。

    今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城乡居民的基本医保政府补助标准从420元提高到450元。李斌表示,这些资金的投入一定要用在刀刃上,让它发挥更好的作用,主要采取以下几项举措:

    一是扩大药品的保障范围。2017年版的基本医保的药品目录已经印发,新目录比2009年版增加了339个品种,其中儿童用药新增了91个品种。去年国家谈判的降价药品,今年已经全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群众可以按照比例进行报销。

    二是多措并举,降低药价,通过药品流通的改革减少流通环节,在综合医改试点省份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推行“两票制”,压缩空间,把虚高的药价降下来。同时鼓励跨区域联合采购,特别是对一些专利药、独家品种,包括一些高值耗材鼓励进行联合采购、带量采购、降低价格。今年,还要通过多种办法,包括对一些高值医用耗材试点开展国家价格谈判,降低虚高价格。

    三是加快推进支付方式改革。支付方式改革是控制医药费用增长的一个有效形式,也是国际惯例。今年,主要是推行以病种为主的支付方式改革,同时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DRGs的改革试点,这也是发达国家普遍使用的一种办法。通过这样的改革,首先要有一个基础,就是能够标准化、规范化的治疗。我们制定了1000多种临床路径,这是保证医疗质量的规范和标准,看病要按照这个来。今年已经在7000多家医疗机构实行,我们还要继续重点推进这项工作。

    李斌说,关于记者朋友提到的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结算的问题,这也是本届政府的一个承诺,相关部门、各地也是立了军令状的。去年经过一年的努力,已经实现了省内异地直接进行结算,这就是去年的既定目标,我们的任务完成了。今年还要加大力度,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加速推进信息化系统建设和全国联网工作,要健全跨省异地就医的协作机制。现在有八个省已经开展了这样的试点。我国人口众多,异地住院就医直接结算需要全国统筹,目前各地目录、报销的政策有的是不一样的。要完成这个任务,我们今年还要细化工作落实,加大推进力度,确保如期完成任务。这就是总理在报告里面讲到的,一些应该办好的实事,我们应该竭力办好。

    到2020年实现家庭医生

    签约服务制度全覆盖

    在回答关于家庭医生的问题时,王贺胜表示,如果能够实现分级诊疗,一个很重要的关键抓手就是应该有家庭医生,因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非常关键的一项工作。

    2016年国务院医改办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各地各部门按照文件精神大力推进。现在已经有200个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开展了这项工作,试点城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已经达到了22.2%,重点人群覆盖面达到了38.8%。应该说已经圆满完成了预定的2016年的任务指标。

    王贺胜表示,从现在的实施情况来看,群众对家庭医生的信任度、满意度和获得感也在不断提高。

    “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指出,很多群众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签约居民已经开始享受到家庭医生提供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约定的健康管理服务,而且还有很多地区优化了这些服务内容,满足了群众多元化的需求,形成了一些很有特色的经验。”王贺胜表示。

    关于下一步的工作,王贺胜透露,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推广典型经验,加大签约服务工作的推进力度。今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務工作将扩大到85%以上的城市,签约服务覆盖率要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覆盖率要达到60%以上。各地将优先从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慢病患者、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入手,做细、做实签约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达到签约一个、服务好一个。还要建立签约服务的激励机制,让我们的家庭医生多管少管不一样,管好和管不好不一样,调动服务的积极性,发挥好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的作用。

    “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将力争扩大到全体人群,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全覆盖。”王贺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