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6年第33期 > 正文
编号:12984251
硬膜外镇痛分娩150例临床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1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6年第33期
     1.3 观察指标

    剖宫产发生率、产妇疼痛分级、产后24 h出血量、总产程时间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产程的比较

    观察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产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产妇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的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后24 h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分娩镇痛的实施对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未产生不良影响(表2)。

    3讨论

    分娩疼痛的主要原因在于产妇生产时子宫发生规律收缩性产生的持续力量,作用于子宫颈、子宫下段的宫体,使局部子宫平滑肌组织牵拉、扩张,导致组织损伤,产生剧烈的疼痛感,分娩产生的疼痛可使产妇出现紧张、恐惧等消极情绪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0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