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6年第31期 > 正文
编号:12986118
正骨手法配合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孟氏骨折的效果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1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6年第31期
     1.2标准

    1.2.1诊断标准 参照《实用骨科学》(3版)中的诊断标准[4]。分型采用国际通用的Bado分型[4],将这类骨折分为四型:Ⅰ型,尺骨中或近1/3骨折伴有桡骨头前脱位,其特点是尺骨向前成角;Ⅱ型,尺骨中或近1/3骨折(通常向后成角)伴有桡骨头后脱位,常伴桡骨头骨折;Ⅲ型,尺骨骨折紧贴冠状突远侧,伴有桡骨头的侧方脱位;Ⅳ型,尺骨中或近1/3骨折,桡骨头前脱位,桡骨近1/3骨折在肱二头肌结节下。其中Ⅰ型198例,Ⅱ型15例,Ⅲ型55例,Ⅳ型13例。

    1.2.2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的诊断标准;②年龄3~14岁;③受伤时间≤2周。

    1.2.3排除标准 ①病理性骨折;②开放性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患者;③陈旧性孟氏骨折。

    1.2.4剔除标准 ①因各种原因使试验中断者;②未按规定检查,而致主要指标缺项者;③更换其他治疗方法,无法判断疗效者;④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1.3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均接受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采用相应的复位方法,按受伤机制反向进行复位[5]。以Ⅰ型孟氏骨折为例,复位方法如下:患者取仰卧位,患肩外展90°,前臂置于中立位,一助手扶骨折近端,术者一只手固定患肢腕部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5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