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6年第24期 > 正文
编号:12954389
髓内及髓外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及生物力学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8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6年第24期
     临床收治的复杂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例,有潜在的生物力学不稳问题存在,以往采用DHS内固定方案治疗,失败率居较高水平,微创髓内固定治疗成为现阶段首选的处理手段。应用单一拉力螺钉中央置钉的方式控制股骨头,其核心设计主要是提供骨折处滑动加压装置,进而促进骨折愈合。髋内翻和股骨颈短缩是单一螺钉治疗术后主要并发症,出现此种情况,常被认为与螺钉距离股骨头软骨下过远或拉力钉位置过偏相关。但实际上,临床应用单一螺钉,有旋转不稳定的特性存在,在肢体活动时,易引发钉-骨界面松动,骨折复位后有效维持缺乏,促使股骨头发生旋转移位。特别是拉力钉在中下1/3处且侧位偏前或偏后时,患者患肢受力,特别是髋关节下蹲及前、后活动,受力点在股骨头不断变动,若存在拉力钉未在股骨头颈中心的情况,则股骨头颈的旋转力在力距和力臂不平衡状况下会不断变化,旋转移位极易发生。以往笔者认为,股骨颈内拉力钉置钉位置在中下1/3处,所获得的固定最为稳定,但目前看存在错误,因股骨颈有125°~135°的颈干角,5°~15°的前倾角,且老年人多伴有骨质疏松,其抗旋转能力在单一拉力钉固定下较差,若拉力钉在中下1/3偏后时,因前倾角的存在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1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