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6年第15期
编号:12860410
疏肝活血化湿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5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15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8月在本院中医妇科门诊就诊的7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的年龄、病程、孕产次和流产次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一般资料的比较(x±s)

    与对照组比较,*P>0.05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3] ①渐进性痛经、性交痛、慢性盆腔痛;进行性加剧的周期性直肠刺激症状;进行性加剧的经期少腹、腰骶不适。②附件可触及粘连包块,可伴包膜结节感,附件包块大小在月经前后有明显变化;后穹隆、子宫骶骨韧带或子宫峡部触痛性结节;B超提示子宫内膜异位症;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证实子宫内膜异位症。符合上述①中的任何1个条件和②中的任何1个条件即可诊断。

    1.2.2 中医诊断标准[4] 月经前或行经期间小腹疼痛下坠、痛剧,可痛引腰骶,疼痛得温减轻,喜叹气;非经期有慢性腹痛,或性交时可伴有盆腔深部疼痛;月经量常较少,色暗有块;月经常后延;胁下时有不固定疼痛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0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