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6年第9期
编号:12856746
仿真模型在妇产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3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9期
     3 用仿真模型实施实践教学,可切实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3.1 妇产科技能操作项目

    根据本院妇产科模拟实训室的配置及妇产科临床工作的岗位需求,本院临床专业大专层次二年级学生开设有8项妇产科技能操作训练,具体如下:①腹部四步触诊;②骨盆测量;③正常分娩-第二产程处理(接产);④正常分娩-第三产程处理;⑤盆腔检查(妇科检查);⑥负压吸宫术;⑦放、取环术;⑧乳酸依沙吖啶羊膜腔内引产术。①~⑤项操作在完成相关内容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进入模拟实训室进行实训教学,⑥~⑧项操作直接进行实训教学,而腹部四步触诊、骨盆外测量、妇科检查三项为学生重点掌握的基本技能并列为期末技能考核内容。

    3.2 仿真模型用于实践教学的优势

    目前,用于医学教育的模型主要有基础解剖模型、局部功能型模型和生理驱动型模型等[8],本院所用仿真模型以局部功能型模型为主,其优点是在医学教学中可降低医学生掌握人体器官功能的难度[9]。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与“理论-临床实习”的传统教学方法相比,仿真模型实施模拟实践教学具有以下优势:①仿真性和直观性可以使学生直接观察到操作局部的结构特点、老师的操作步骤及技巧,能够加深学生对操作步骤的理解。接生示教模型膨隆的腹壁盖板可拆卸,能够让学生看到胎儿与骨盆的关系、胎儿在子宫内的姿势、胎儿下降娩出的过程及胎盘的位置、剥离后的下降及娩出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81 字符